词语站>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施雯

施雯

【介绍】:

洪炜条。

猜你喜欢

  • 蛔虫扰胃吐

    病证名。《幼幼集成:“胃中有热则虫动,虫动则胃缓,胃缓则涎出”,呕恶吐涎宜乌梅丸安蛔定吐,参见虫吐条。

  • 攻溃

    又称透脓。外科治法之一。即重用透脓药如山甲、皂刺之类,使已成脓之疮疡外溃,达到脓出毒泄,肿退痛止的目的。方如透脓散。

  • 捺正

    正骨手法之一。出《仙授理伤续断秘方》。是医者一手或双手在拔伸的基础上将骨折断端或关节脱位外突之骨按回原位,从而使骨折断端的分离、重叠、成角畸形、侧方移位及关节脱位得到矫正。

  • 天柱倒

    病证名。又名项软。《活幼心书》卷上:“忽然天柱倒何如,此病皆因肝肾虚,外有风邪容易袭,故传项软不相随。”即天柱骨倒,参该条。

  • 酒醉花

    见《陕西中药志》。为洋金花之别名,详该条。

  • 双胎

    出《脉经》。亦名双生、骈胎。指妇人一次怀二胎。

  • 听会

    经穴名。代号GB2。出《针灸甲乙经》。别名听呵、后关。属足少阳胆经。位于面部,当耳屏间切迹前方,下颌髁状突之后缘,张口有空处。布有耳大神经,面神经和颞浅动脉。主治耳鸣,耳聋,齿痛,口眼斜;以及中耳炎

  • 张文懿

    【介绍】:唐代医学家。撰有《本草括要诗》3卷、《藏府通元赋》1卷。

  • 寒郁

    证名。郁证之一。见《景岳全书·杂证谟》。因寒邪内郁所致。《杂病源流犀烛》卷十八:“寒之所郁,呕吐清水,腰腹痛,疝癥瘕,下利清白者是。”治宜温散,用理中汤、五积散等方,或干姜、肉桂、附子、吴茱萸、荜拔、

  • 岂刺

    古刺法。出《灵枢·官针》。即关刺。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