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心阳

心阳

指心的阳气,与心阴相对而言。心阴、心阳互相依附为用。心阳是心气的体现,有温通血脉,促进血行的功用。心气虚气短,脉弱,心悸自汗精神萎靡。心气大虚则伤及心阳,出现寒象,甚则大汗淋漓,四肢厥冷,脉微欲绝等证候。

猜你喜欢

  • 苗父

    一作弟父。上古时代巫师,用巫祝的方法治疗疾病,为后世祝由科之始。

  • 生脉补精汤

    《类证治裁》卷一方。人参、麦门冬、五味子、熟地黄、当归、鹿茸。水煎服。治虚中,即猝中昏愦,属房劳精脱者。

  • 伤湿腹痛

    病证名。指因受湿邪所致腹痛。《杂病源流犀烛·腹少腹病源流》:“伤湿腹痛,小便秘,大便泄,宜燥湿利水,宜胃苓汤。”参见腹痛条。

  • 凤凰单展翅

    小儿推拿方法名。出《小儿推拿方脉活婴秘旨全书》。详凤单展翅条。

  • 肝阴

    指肝的阴血和阴液。肝阴与肝阳相互为用,保持阴阳的协调。如肝气太过,肝阳偏亢,可以耗伤肝阴。而肝阴不足,则可以引起肝阳上亢。

  • 心疔

    病名。①出《外科启玄》卷二,即生于心之俞穴心俞,募穴巨阙及手少阴心经之经穴灵道、井穴少冲等部位的疔。其色赤,发热心烦,睡眠不安,口干,其痛应心,小便赤,面赤。治宜清心解毒,用泻心汤加托里解毒之品。②见

  • 胞浆

    出宋·陈自明《妇人大全良方》。即孤浆。详该条。

  • 马嗣明

    【介绍】:南北朝至隋初医生,河内野王(今河南境内)人,精于诊脉,善用针灸治病。

  • 正邪

    五邪之一。见五邪条。

  • 天火热疮

    病证名。见《本草纲目》卷二十六芸苔:“初起似疿,渐如水泡似火烧疮,赤色,急速能杀人。芸苔叶捣汁,调大黄、芒硝、生铁衣等分,涂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