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水蔓菁之别名。详该条。
出《素问·至真要大论》。详北政之岁条。
见《本草正义》。为胖大海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见《幼幼集成》。系指口角生疮,多见于小儿。即口吻疮。详该条。
【生卒】:十五世纪中至十六世纪初【介绍】:明代官吏兼医家。字汝言,号节斋。慈溪人。因父病而学医,成化二十年(一说弘治年间)举进士,官至右副都御史。并在宦余为人治病,常有良效。卒年78岁。他根据古代本草
出《新修本草》。即栗子,详该条。
见黄帝内经明堂类成条。
绿的异体字,见“菉竹堂集验方”条。
二十四节气之一。《通纬·孝经援神契》:“小暑后十五日,斗指未,为大暑,六月中。”这时,正值中伏前后,我国大部分地区常为一年最热时期。《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火郁之发,太虚肿翳,大明不彰,炎火行,大暑
病证名。系指声音嘶哑,肺主气,声由气而发,若肾阴虚亏而虚火上灼肺金,则肺伤而声碎。《红炉点雪》卷二:“若夫水亏火炎,金伤声碎者。则犹钟磬击损……。”治宜滋阴降火。可选用知柏地黄汤加减。参见喑、金破不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