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外奇穴名。出《医经小学》。位于腰部,当第一腰椎棘突下旁开3.5寸处(《医学入门》)。另说在“十二椎下旁开三寸半”(《医宗金鉴》);“第十一胸椎之下两侧,相去三寸半”(《中国针灸学》)。主治痞块。艾炷
病证名。赵献可《邯郸遗稿》:“孕妇背痛者,气所滞也,宜紫苏饮。”
出《灵枢·经水》。即手太阴肺经,见该条。
【介绍】:见王燕昌条。
①真脏脉的简称。《素问·经脉别论》:“太阴藏搏者。用心省真。”②真气的简称。《素问·上古天真论》:“以耗散其真。”《素问·离合真邪论》:“反乱大经,真不可复。”
出《经效实验单方》。为连钱草之别名,详该条。
见《陕西中草药》。即竹根七,详该条。
病名。见《医学正传》卷六。《疡科准绳》卷三:“又有马刀疮,亦生于项腋之间,有类瘰疬,但初起其状类马刀,赤色如火烧烙极痛,此疮甚猛,宜急治之。”未溃者用柴胡通经汤,已溃者用救苦化坚汤。并可艾灸肩井、肺俞
证名。出《外科正宗》。即五损。见该条。
【介绍】:宋代医僧,四明(今浙江宁波)人。是医僧元觉之弟子,精医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