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见皮毛条。
病名。出《外科理例》卷一。即左右串。见该条。
参见许氏幼科七种条。
病名。指经行前咽部及前阴并见蚀烂。多因肝脾热郁,化毒伤阴所致。症见口唇周围、咽部及外阴发生溃疡、或兼目赤糜烂。治宜清热解毒、养阴化瘀。方用芩连四物汤加减。目赤加菊花,密蒙花,口干加沙参、石斛、元参。外
见《滇南本草》。为草血竭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出《证治准绳·疡医》卷三。即臑痈。详该条。
见《伤寒论》。即蜜煎导,见该条。
针刺手法。指以出针时开、闭针孔来分别补泻的方法。《素问·刺志论》:“夫实者,气入也;虚者,气出也……入(刺)实者,左手开针空也;入虚者,左手闭针空也。”后世医家在此基础上发展成开阖补泻。以出针后轻轻按
见《产宝百问》。即月经。详该条。
见《李氏草秘》。为腹水草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