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小儿寒证

小儿寒证

证名。《幼幼集成》:“小儿寒证有七:面白,粪青白,肚虚胀眼珠青,吐泻无热,足胫冷,睡露睛。此皆虚寒,忌用寒凉。”《儿科醒》:“小儿属寒之症,有外感内伤,有症变虚寒,三者不同,治法各异。”外感寒邪,其病在表,治当温散表寒;内伤之寒,必由脾土虚寒,证属阳虚,宜理中汤温运中阳;若症变虚寒者,则由元气素虚,五脏亏损,大都属于脾肾虚寒之证,宜以温阳补中为治。

猜你喜欢

  • 标本同治

    辨证施治术语。即采用标病与本病同时治疗的方法。适用于标本并重的病证。如气虚的人患感冒病,可以解表与益气两法合用;又如温热病中,肠胃实热不解而致阴液大伤,可以泻下、滋液两法合用。

  • 野茴香

    见《草药手册》。为蛇床子之别名,详该条。

  • 王元素

    【介绍】:见王丹条。

  • 牛角胎

    见《本草纲目》。即牛角,详该条。

  • 恶(wù)日

    证名。出《兰室秘藏》卷上。即羞明。详该条。

  • 月月红

    见《本草纲目》。为月季花之别名,详该条。

  • 被膜儿

    出阎诚斋《临产须知评正》。即混元生。详该条。

  • 钱汝砺

    【介绍】:见钱瑛条。

  • 塘底菜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龙舌草之别名,详该条。

  • 续信验方

    参见信验方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