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寒剂

寒剂

十二剂之一。用寒凉药物组成,具有治疗热证作用的方剂。参见寒能制热条。

猜你喜欢

  • 石阙

    经穴别名。出《备急干金要方》注。即石关,见该条。

  • 肝气犯胃

    参见肝气犯脾、肝胃不和各条。

  • 圣术散

    《景岳全书·新方八阵》卷五十一方。炒白术五钱至二两,炒干姜、肉桂各一至二钱,陈皮(酌用或不用)。水煎服。治饮食偶伤,或吐或泻,胸膈痞闷,或胁肋疼痛,或过用剋伐之药,致伤脏气,有同前证,而脉息无力,气怯

  • 增订本草附方

    书名。2卷。清·撰人不详。本书以全身各种病证为纲,病名下又罗列若干证候子目,然后将历代本草文献中的单方验方引述于后,全书共约万余方。由于取材较广,分类较细,便于查索资料与参考之用。

  • 足厥阴气绝

    指足厥阴肝经的经气衰竭,主要证候是唇青,舌卷,卵缩。《灵枢·经脉》:“足厥阴气绝,则筋绝。厥阴者肝脉也,肝者筋之合也,筋者聚于阴气,而脉络于舌本也。故脉弗荣则筋急;筋急则引舌与卵,故唇青舌卷卵缩,则筋

  • 申枣

    见《药材资料汇编》。为猴枣之别名,详该条。

  • 秽毒

    即五脏毒,详该条。

  • 背伛偻

    见《东医宝鉴·外形篇》。又名大偻、背偻、俗称“驼背”。指曲背俯身,部分脊椎突出,按之高耸之症。多属督脉病变。《杂病源流犀烛·胸膈脊背乳病源流》:“背伛偻,年老伛偻者甚多,皆督脉虚而精髓不充之故,此当用

  • 滂藤

    出《本草拾遗》。为扶芳藤之别名,详该条。

  • 太阴为开

    经脉生理特点。出《灵枢·根结》。太阴主三阴之表,故为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