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证名。似指咽喉病之肿痛症状而言。《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四:“喉杵,喉极肿而极痛。宜甘桔射干汤,外点烧盐散。”另有见喉忤者,乃刊刻误字。
书名。4卷。清·叶桂撰,华岫云校。卷1续选《临证指南》漏编的叶氏医案,并附《温热论》。卷2~4介绍叶氏平生所集经验方,分科叙述,大多属民间流传简便效方。
病名。见《解围元薮》卷一。即疠风,外表有白色泥土状者。
见《山东中药》。为牡蛎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见王泰林条。
证名。见《医宗金鉴》卷七十三。其形如风疹,发痒。
《外科理例》方。白矾末二两,白砒末一两三钱,乳香末、没药末各三钱。先将白砒末放入泥罐内,次用矾末盖之,以炭火煅令烟尽,取出研细末,后加余药,糯米糊和为挺子,状如线香,阴干,每次一锭,放入疮内。治痔漏,
证名。指两足软弱,行走时收引无力,举步艰难。《灵枢·经脉》:“虚则足不收,胫枯,取之所别也。”《素问·藏气法时论》:“脾病者,身重,善肌肉痿,足不收,行善瘈,脚下痛。”多因脾肾气虚,精血不足所致。本证
见《江苏省植物药材志》。即皂角刺,详该条。
病名。《外科大成》卷二:“漏管入通于囊也。”即穿通阴囊的漏管。相当于附睾结核所致的窦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