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太阳表虚证

猜你喜欢

  • 乳癌方

    《外科传薪集》方。青皮、石膏、生甘草节、栝蒌、橘络、皂角刺、金银花。水煎服。治乳癌初生者。

  • 千里及

    出《本草拾遗》。为千里光之别名,详该条。

  • 同跗。详该条。

  • 肤胀

    病名。指因阳气不足,寒气留于皮肤而出现的全身肿胀。《灵枢·水胀》:“肤胀者,寒气客于皮肤之间,然不坚,腹大,身尽肿,皮厚,按其腹窅而不起,腹色不变,此其候也。”《医醇賸义》以此症由于宗气失守,虚气无归

  • 生津葛根汤

    《张氏医通》卷十五方。葛根、天花粉、麦门冬、生地黄各等分,升麻、甘草量减半。用糯米泔水煎,去滓,入茅根汁一合,调服。治痘疮发渴。

  • 热因寒用

    反治法之一。出《素问·至真要大论》。①指温热药治寒证,反佐以寒而发挥作用。例如阴寒证格热于外,服温热药常见格拒吐出,佐以少量寒药或热药凉服则不呕吐。《素问注证发微》:“热以治寒,而佐以寒药,乃热因寒用

  • 吴蒙斋

    【介绍】:见吴恕条。

  • 锁喉痈

    病名。即锁喉毒。《重纂包氏喉证家宝》:“锁喉痈,亦曰锁喉毒。生于耳前听会穴,形如瘰疠渐攻咽喉,肿塞疼痛,妨碍饮食,渐次溃脓,软而胀痛者针之。”详锁喉毒条。

  • 喉口

    篇名。出《慎斋遗书》卷十。该书把口腔与咽喉病并为一篇,称为喉口。

  • 嚲曳风

    病名。见《解围元薮》卷一。即疠风伴发抽搐者。又称打窝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