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见汪绂条。
书名。北京中医学院诊断教研组编。本书以中医理论为主,结合临床实际,用通俗浅显的文字和表格,将前人有关舌诊的资料加以归纳整理而成。书分四章。第一章概说;第二章舌的诊断;第三章苔的诊断;第四章舌和苔的诊断
出《太平圣惠方》卷七十一。即脂瘕。详该条。
指寒邪和水气犯肺脏而引起的病变。多由平素患痰饮或水肿的病人,外感寒邪,寒邪引动水饮,寒水上逆,以致肺气失宣。主要证候有咳嗽、气喘、痰涎多而稀白,舌苔白腻,或伴有发热、恶寒等。治宜宣肺降逆、温化水饮。
病名。指耳内流脓。《医学心悟》卷四:“若风热相搏,津液凝聚,变为停豆抵耳之患,或脓水淋漓,或痒极疼痛。此皆厥阴肝经风热所致。宜加味逍遥散。”
出《医宗金鉴·痘疹心法要诀》。即麻疹作痢,详该条。
见《本草经疏》。即木贼,详该条。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即水飞蓟,详该条。
【介绍】:见宋慈条。
艾炷灸之一种。又称明灸、着肤灸。是把艾炷直接放在穴位皮肤上施灸的方法。施灸的方法,根据灸量的大小及机体反应的不同,可分为化脓灸和非化脓灸二种。详各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