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诸病源候论》卷四十六。即客忤。详该条。
《山海经·东山经》:“高氏之山,其上多玉,其下多箴石。”晋·郭璞注:“箴石,可以为砥(砭)针,治痈肿。”参见砭石条。
练功方法之一。出《易筋经》。一手握空拳置于腰后,另一手高举过顶,掌面下覆,曲肘钩掌,目注掌心,舌舐上腭,鼻调匀。《易筋经》:“鼻息调匀,用力收回,左右同之。”
喉科著作。不分卷。清·赵溥泉辑于1855年。此书是辑录前人喉科著述而成,首载喉证秘集,详述喉证病因及辨证治疗大法;又列吴氏(阙名)丹药编目,其中载有喉科用药多种,颇多经验效方。另载张宗良咽喉总论等喉证
经穴别名。《圣济总录》:“足上廉二穴,一名上巨虚。”见该条。
《杂病源流犀烛·内伤外感门》卷十八方。紫菀、贝母、桔梗、沙参、香附、砂仁、白蒺藜。水煎服。治肺郁。
见《外科证治全书》卷四。“脐中出水,旋变作虫行之状,绕匝周身,扒搔不尽,用苍术浓煎汤浴之,仍以苍术细末入麝香少许调服。”
病名。系指痈生舌上。《喉科秘旨》卷下:“舌上痈生于舌中心如梅子大,不能言语,此症因热入心包络而发,左寸脉宜洪大数,不宜细缓,红肿者可治,黑者不治。”治疗参见舌痈条。
经脉名。即足厥阴经。马王堆汉墓帛书载:“足帣(通厥)阴脉:循大指间,以上出胻内兼(廉),上八寸,交泰(太)阴脉,□股内,上入脞间。其病:病脞瘦,多弱(溺),耆(嗜)饮,足柎(跗)种(肿),疾畀(痹)。
《灵枢经》篇名。张景岳注:“揣,推测也。”本篇论述自外揣内或自内揣外的诊断方法,故名。主要阐明人体是内外相应的统一的有机体。诊治疾病可从外表上显现的各种征象去推测内脏的变化,或从内脏的病变判断外表的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