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唐慎微

唐慎微

【生卒】:约1056~1093

【介绍】:

宋代著名药学家。字审元。原为蜀州晋原(今四川崇庆)人,后迁居成都。他对发展药物学和收集民间单验方作出了贡献。唐慎微世医出身,刻苦学习,对经方更有所长,专心医业,不愿为官,坚持在群众中行医看病,收集医方和药物知识,为群众看病认真负责,不论贵贱贫富,不避寒暑雨雪,有来请者必往,而且治病多不取报酬,只求酬给名方、秘录。因此群众中得到有名的好方好药,便抄写给他。他与知识分子关系密切,当他们从经史诸书中发现医药记载者,也都笔录送给他。在多年广泛采集的基础上,编成《经史证类备急本草》三十二卷,收药1746种,其中600多种是前代本草书未曾记载总结者。其后的不少本草书都以此书为基础,李时珍对他有很高的评价:“使诸家本草及各药单方,垂之千古不致沦没者,皆其功也。”可见唐氏对我国医药学的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

猜你喜欢

  • 通玄处士

    【介绍】:见刘完素条。

  • 百枝

    出《吴普本草》。为草薢之别名,详该条。

  • 小儿骨蒸

    病证名,出《圣济总录·小儿门》,为疳劳的证候。《世医得效方》:疳劳“咳喘不定,虚汗骨蒸,渴而复泄,乳食迟进。”《婴童百问·疳伤、疳劳》:“盗汗骨蒸,嗽喘枯悴。”《证治准绳》集之八:疳劳“即疳热而骨蒸,

  • 类中暑

    病名。指劳役血虚发热,类似中暑者。《六气感证要义·暑》:“有伤于劳役,以致肌热面赤,烦渴引饮,脉大而虚,按之无力,此血虚发热,所谓类中暑也。东垣以当归补血汤治之。”参见中暑条。

  • 肺为咳

    五脏气逆证中,肺气上逆的症状,出《素问·宣明五气篇》。肺主气,不论外感或内伤,凡影响肺气的宣发与肃降,均使肺气上逆而为咳,故咳嗽为肺病的常见症状。

  • 赤脉传睛

    眼科病证。见《银海精微》。又名赤脉侵睛。多由心火上亢,三焦积热或心阴不足,肾水亏虚所致。症见赤脉呈多数细分枝状,自眦部发出,走传白睛,甚至延及黑睛。赤脉从大眦发出者,称大眦赤脉传睛;从小眦发出者,称小

  • 臭藜藿

    见《广东中药》。为土荆芥之别名,详该条。

  • 痰饮咳嗽

    病证名。指痰饮病所致的咳嗽。《丹溪心法附余·咳嗽》:“辰砂半夏丸,治一切痰饮咳嗽。”《医门法律·咳嗽续论》:“盖以咳嗽必因之痰饮,而五饮之中,独膈上支饮,最为咳嗽根底,外邪入而合之固嗽,即无外邪,而支

  • 透脓

    即攻溃。详该条。

  • 湔浣(jiānhuàn 煎换)

    洗濯。《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湔浣胃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