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一名伏暑兼寒、伏暑晚发。《通俗伤寒论·伏暑伤寒》:“夏伤于暑,被湿所遏而蕴伏,至深秋霜降及立冬前后,为外寒搏动而触发。邪伏膜原而在气分者,病浅而轻;邪舍于营而在血分者,病深而重。”详伏暑条。
【介绍】:见巫妨条。
病证名。见赵献可《邯郸遗稿》。即妊娠喘。详该条。
经穴别名。出《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即脑户,见该条。
见《湖南药物志》。为地桃花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见《外科启玄》卷九。即烫火伤。详烧伤条。
出《妇人良方大全》卷六。即女子梦交。详该条。
舌下廉泉穴和玉英穴(或作金津穴和玉液穴),为分泌津液的孔道,故称津窍。《灵枢·胀论》:“廉泉、玉英者,津液之道也。”
同肾气不固。详该条。
古代眼科术语。系指患眼视力丧失,已无光感。《秘传眼科龙木论》:“雷头风,或呕吐,或恶心,年多,冲入眼内,致令失明,……眼前昏黑,不辨三光。”参见犹见三光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