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证名。《不居集》卷十三:“肝经失血:肝藏血,因怒而动血者,属于肝。”症见失血鲜红或瘀黯,躁扰喘急,面青脉弦。挟肝火则伴见烦热不宁;挟肝气则伴见胸肋痛满。治宜疏利、降火、行气等法。选用柴胡栀子清肝散、
道士炼丹工具。亦称丹鼎。多为可以加火的密闭的铜铁器。
见《植物名实图考》。为臭牡丹之别名,详该条。
见《证治准绳·幼科》集四。即十奇散,见该条。
【介绍】:宋代医家。字德修。从友人处得《产乳备急》,将家藏旧本加以校正,增附杨子建《七说》及《产论》,集为《增校产乳备要》,刊刻流传。
【介绍】:清代医家。字养吾。桐乡(在安徽桐城北)人,长于眼科,撰《银海指南》一书(1810年刊行),结合自身经验,参照古书,用方多宗张景岳,用药宗徐之才。
古刺法。出《灵枢·官针》。即关刺。详该条。
上列齿的牙床。详牙床条。
见《上海常用中草药》。为乌蔹莓之别名,详该条。
出清·施雯《盘珠集胎产证治》。即阴挺。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