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肘后备急方》。即黑大豆,详该条。
会阴部。位于前后阴之间。《素问·骨空论》:“其男子循茎下至篡,与女子等。”
藏医学术流派之一。指以舒卡·年姆尼多吉为主,包括著名医家舒卡·洛追给布等不同时期的医学家所创立的学术派别。其特点是擅长使用清热药物,对温热病的治疗有良效。此学派还以擅长绘制人体解剖图的绘制著名于世。
证名。见明·邓苑《一草亭目科全书》。即飞蝇散乱。详该条。
痢疾的古称。见《千金要方》卷十五。因痢下脓血粘腻,排便滞涩难下,故名。《景岳全书》卷二十四:“痢疾一证……因其闭滞不利,故又谓之滞下。”多由湿火、气食积滞所致。《医学入门》卷五:“湿火滞于肠中,故名滞
【介绍】:见周守忠条。
见《救荒本草》。为马兰之别名,详该条。
见《中药材品种论述》。为关白附之别名,详该条。
出《金匮要略·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即指经漏。详该条。
藏医学著作。(藏名《门吉钦本》)。汉族医僧马哈德瓦和藏族翻译家达玛郭卡合作编译。成书于七世纪中叶。全书内容主要以文成公主入藏时带去的论述404种病的医方百种,诊断法5种,医疗器械6种,医学论著4种等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