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见《秘传眼科龙木论》。亦作肝虚雀目。多因后天失养,脾失健运。小儿多患。“肝虚血少,……小儿因疳得之”(《世医得效方》卷十六)。症初起,入暮则视物不清,天晓复明,眼干涩羞明,频频眨动。失治可致黑睛
证名。指骨痿。《医宗必读·痿》:“肾痿者,骨痿也。”详骨痿条。
【介绍】:见黄良佑条。
经穴别名。出《针灸大全》。即膝阳关,见该条。
【介绍】:见张千里条。
见《肘后备急方》。指气喘而见痰鸣声音。《诸病源候论·上气鸣息候》:“肺主于气,邪乘于肺则肺胀,胀则肺管不利,不利则气道涩,故气上喘逆,鸣息不通。”参见痰喘、痰甚喘、齁喘、哮证条。
①经穴名,代号KI5。出《针灸甲乙经》。属足少阴肾经。足少阴之郄穴。位于内踝尖与跟腱水平连线中点直下1寸,跟骨结节前上方凹陷处。布有小腿内侧皮神经及胫神经的跟骨内侧支,并有胫后动脉的跟骨内侧支通过。主
见《浙江民间常用草药》。为兔儿伞之别名,详该条。
即瞳神。《灵枢·大惑论》:“骨之精为瞳子。”详瞳神条。
见《本草纲目》。即鸦片,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