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中医中药>中医百科>伏脉

伏脉

脉象之一种。脉来隐伏,重按推筋着骨始得,甚则伏而不见。《难经·十八难》:“伏者,脉行筋下也。”见于邪闭厥证、剧痛。

猜你喜欢

  • 婴儿不睡

    出《幼科铁镜》。详不寐多困条。

  • 退秧竹

    见萧步丹《岭南采药录》。为仙人杖之别名,详该条。

  • 重订傅青主女科

    见世补斋医书条。

  • 宋庭臣

    【介绍】:宋代医家。著《黄帝八十一难经注释》1卷,已佚。

  • 胸中痞鞭

    鞭为硬之古体字,即胸中痞硬,详该条。

  • 益母艾

    见《生草药性备要》。即益母草,详该条。

  • 杨仁斋著作三种

    丛书名。宋·杨士瀛撰。包括《伤寒类书活人总括》、《仁斋直指方论》、《仁斋小儿方论》三种。各详本条。

  • 肝志怒

    肝为将军之官,其气易急易亢,怒则气上,故怒为肝志。《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肝……在志为怒。”

  • 鬼腿

    十三鬼穴之一。出《针灸大成》。即曲池。参鬼臣条。

  • 即皮肤。《灵枢·九针论》:“皮者,肺之合也。”参见皮毛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