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桂治疗下部燥证的经验。见《临证指南医案》。久病损及下焦肝肾之阴,每致虚火时炎,症见咽喉干痛,痰中混血,昼凉夜热,宜养阴滋肾,金水并调,用西洋参、玄参、生地、麦冬、百合、阿胶等药。肝肾阴伤、液燥生风者
①出《名医别录》。为独活之别名。②出《新修本草》。为银线草之别名。各详该条。
【介绍】:见郑宏绩条。
挛证之一。见《证治准绳·杂病》。详挛条。
出《本草拾遗》。即荜拨根,详该条。
①古病名。指水肿。《素问·评热病论》:“诸有水气者,微肿先见于目下也。”《金匮要略》载有水气病,其中包括风水、皮水、正水、石水等。②指水饮、痰饮。《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伤寒心下有水气,咳而微
出《新修本草》。为莱菔之别名,详该条。
见《本草纲目》。为木棉花之别名,详该条。
见《江苏野生植物志》。为鹿角草之别名,详该条。
《医学衷中参西录》方。玄参15克,当归9克,白芍药12克,甘草4.5克,茅根6克。水煎服。治产后温病,阳明府实,表里俱热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