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参见吴正伦条。
元代医官职称。为低级官员,共2人。始设于1322年(至治二年)。参见太医院条。
病证名。出《龙木论》。又名疳涩眼。《儒门事亲》:“凡小儿疳涩眼,数日不开,皆风热所致。”《证治准绳》:“肝者眼之候,上膈伏热,痰涎壅滞,以致肝风入眼,赤肿翳生,眵泪烂眶,痛痒揉擦,昏暗雀盲,甚至经月合
针灸仪器名。通过测定皮肤电阻观察脏腑经络功能变化和穴位位置的仪器。种类很多,但其主要组成部分均由电源、电流计(微安表)、控制电量的可变电阻和接触人体的两个电极等组成。测定脏腑经络功能时,主要是通过原穴
病证名。见《竹林寺女科秘方》。即初孕大热。详该条。
见《分类草药性》。为羊屎条根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宋代医僧。得四明僧人奉真之传,医术高明。
【介绍】:南北朝时期北魏医生。鄠(今陕西户县)人,做过太医令。
见《临证指南医案·郁》。肝体阴而用阳,喜条达舒畅,既恶抑郁,也忌过亢。肝为将军之官,其刚强之性,主要体现在肝气方面。肝气太过,易于急躁、发怒;肝气不足,则使人恐惧胆怯。
即割治疗法。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