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出《疡医准绳》卷三。两腮及鼻下焮肿生疮,其症似疔而形如无头疽者,故名。多因饮食不节而发病。初起焮肿,疼痛彻骨难忍,如钉着骨,口噤如痉,易发生邪毒攻心,出现呕吐不食,烦躁谵语,甚至昏迷等证。不可妄
【介绍】:明代医生。字改斋。履籍不详。擅长小儿科,著有《保婴直指》(佚)、《痘疹玄机》四卷。对于痘疹,主张不泥守前人的方剂,应当根据人的气血虚实寒热以及痘疹的多少轻重等不同情况,灵活施治。
在颊部的后方,耳根前方的部分。《灵枢·五色》:“蕃者,颊侧也。”
见《贵州民间药物》。为千层塔之别名,详该条。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颅息。见该条。
出《本经逢原》。为蚌泪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见汪副护条。
《素问》篇名。本篇讨论揆度奇恒的运用方法,并举出色脉为例。古人认为这个方法很重要,值得“著之玉版”,故名。内容扼要地论述了病色、脉象与证治、预后的关系。
温病辨证。邪热已传入营分,仍有气分证,称营气同病。参见卫气营血辨证条。
【生卒】:九世纪初叶【介绍】:唐代民间医生。常骑马巡行村落中,为人用药治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