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见万邦孚条。
即舌痹。详该条。
见《广西实用中草药新选》。为三叶青之别名,详该条。
见《江苏省植物药材志》。为马兜铃之别名,详该条。
见《分类草药性》。即刺梨,详该条。
病证名。指内有积热,而又外感风寒(或风热)所致的吐血。《症因脉治》卷二:“外感吐血之因,内有积热,诸经火盛,外有风寒,束其肌表,血络热甚,不得外越,妄行上冲。”因风热者,兼见发热头痛,鼻干口燥,或有咳
经外奇穴名。见《中国针灸学》。位于环跳穴与腰俞穴连线之中点。主治坐骨神经痛。直刺1~1.5寸。艾炷灸5~15壮;或艾条灸10~30分钟。
汗法之一。又称辛开苦降,简称开泄。①用辛味药发散表邪,用苦味药清泄里热。如症见发热、微恶风寒、头痛、少汗、口渴、咽痛,舌苔黄白,脉浮数等,可用桑菊饮加黄芩、大青叶等,以辛凉透解,兼清泄里热。②因痰湿热
指纹色黄白,多属伤脾、疳积(见《医学入门·察脉》)。
见《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六。即麻子仁丸,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