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中医中药>中医百科>中(zhòng 众)湿

中(zhòng 众)湿

①指湿痹。《金匮要略·痉湿暍病脉证并治》:“太阳病关节疼痛而烦,脉沉而细者,此名湿痹(《玉函》云中湿)。”参见湿痹条。②泛指外感或内伤湿邪引起的疾患,可出现皮肤顽麻,喘满,倦怠,肿胀腰胯疼痛,肢体强硬,肢节不利等多种症候。见《古今医鉴·中湿》。③类中风类型之一,即湿中,又名痰中。《万病回春·中风》:“类中风者则常有之,有中寒中暑、中湿……等症。”参湿中、痰中条。④五邪之一。《难经·四十九难》:“有中风,有伤暑,有饮食劳倦,有伤寒,有中湿,此之谓五邪。”

猜你喜欢

  • 茶实

    出《续名家方选》。即茶子,详该条。

  • 往复

    前进为往,后退为复。《素问·六微旨大论》:“故气有往复。”气旺则前进,气衰则后退。

  • 肉疸

    病名。见《诸病源候论·黄病诸候》。为九疸之一。症见身面发黄,饮少,小便多而色白如泔。《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发于脾,则为肉疸。”多因饮食过度,醉酒劳伤,脾胃有瘀热所致。治宜寒水石散等方。参见黄疸有

  • 伤寒一提金

    见伤寒六书条。

  • 槲白皮

    出《崔氏纂要方》。为槲皮之别名,详该条。

  • 每年至每月必病目

    见清·王子固《眼科百问》。词中“每月”似应为“某月”。指目病有每年至某个季节复发的规律者。古人认为与六气主岁有关。

  • 蛤蟆酥

    见《山东中药》。即蟾酥,详该条。

  • 玉函方

    书名。100卷。晋·葛洪撰。葛氏疗病,主张用简便易得之方,反对用贵重难求之药。所谓“篱陌之间,顾眄皆药;众急之病,无不毕备”(《抱朴子·内篇》卷三)。有鉴于此,广为选集民间草药和效方验方,撰成此书。已

  • 焮肿膏

    《医宗金鉴·眼科心法要诀》卷七十八方。铅粉少许,黄蜡、代赭石(研)各五钱,细磁末、黄柏末、麻油各一两。诸药末于铜杓内,入油、蜡同煎为膏,涂患处。治眼睑肿硬,睛珠疼痛。

  • 活人大黄汤

    见《证治准绳·类方》第三册。即大黄散第一方,见大黄散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