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中医中药>中医百科>七节

猜你喜欢

  • 大麻风

    病名。见《外科正宗》卷四。即疠风。见该条。

  • 痰疬

    病名。瘰疬的一种。见《外科正宗》卷二。多因冷热不调,饥饱喜怒失常,致脾失健运,生痰结核而成。初起如梅、李,可遍及全身,久则微红,后可破溃,溃后易敛。治宜行气豁痰,用芩连二陈汤。

  • 热病劳复

    劳复证之一。见《诸病源候论·热病劳复候》。参见劳复、温病劳复条。

  • 耳壳

    即耳廓。详该条。

  • 胞浆

    出宋·陈自明《妇人大全良方》。即孤浆。详该条。

  • 棒子毛

    见《河北药材》。为玉米须之别名,详该条。

  • 断针

    即折针。见该条。

  • 太阴经病

    病证名。指太阴经受邪引起的疾患。亦称太阴经证。宜辨虚实。《医学心悟·太阴经证》:“太阴经病,自古混同立言,故方药多错乱,今细按之,有三法焉。夫太阴有传经之邪,有直中之邪,有误下内陷之邪,不可不辨也。如

  • 外枢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维道,见该条。

  • 浸淫

    扩展、流溢或蔓延。《素问·气交变大论》:“身热骨痛,而为浸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