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
企业和企业之间的差距就是人的差距。
绝不可追随产业界的时尚,要做其他公司不肯做的事。同时,不要做其他公司已经在做或将来可能要做的事。
只有家族服务于企业,企业与家族才能同时生存发展;假如企业的运营是以服务于家族为原则,则企业与家族必两败俱伤。
企业核心竞争力就是获取用户资源的能力。
生产力的主要标志——集团未来发展所依赖的是先进制造生产力,只有具备先进制造技术,才有先进制造生产力,这是一个严密的逻辑演变
三大价值观进步是我们最主要的产品。
公司在小的时候,尽量要股权集中;
中国人民银行、花旗银行、渣打银行、汇丰银行、交通银行、中国人寿等金融公司驻中国区首席执行官向我表达爱意,愿意与我结婚,而本人觉得他们年老色衰,所以不愿意。
有利润的企业说不定会破产,但持有现金的企业永远也不会破产。
世界未开发地就是你是你的脑袋。
我在我的公司只管一件事——市场调研;
建立目标是一种平衡:在企业成果与遵循人们所相信的原则之间的平衡,在企业当前需要与长远需要之间的平衡,在期望的结果与可用的资源之间的平衡。
企业家的社会责任是什么?是利润。企业不盈利,还谈社会责任,不是骗子吗,拿什么来尽责任,凭什么来对社会负责?
据说汤建立商朝之前以部落的形式就迁徙过8次,都城则至少迁了5次,那时候也没有专业搬家公司,自然是每次都大动干戈,估计也累得够呛,所以最后迁到殷就不再迁了。
任正非批复华为基本法提纲时说:“要在动力基础上健全约束机制,否则企业内部会形成布朗运动”。注解:有规则、无动力,企业就会死水一潭;有动力、无规则,企业就会发散成无序的布朗运动,难以形成核心能力。有一次任正非对财务总监说:“你最近进步很大,从很差进步到了比较差”。注解:质量管理大师戴明博士从日本回美国后,遭到美国企业界抨击,指责戴明教会了日本人,增强了日本企业同美国的竞争能力。戴明博士解释说:“我并没有教日本企业任何东西,只是告诉他们一个道理,就是每天进步1
在快速成长的企业,领袖应该要多一点霸气。
不景气淘汰了不争气之人。
慧聪上市之后,创造了100多个百万富翁,这在上市公司中前无古人。一个想当领袖的人站在我面前的时候,我恰恰不认为他是领袖。
要让公司全部人员知道——治理无情人有情,公司制度是无价的;
华为一新员工,刚到华为时,就公司的经营战略问题,写了一封“万言书”给任正非,任正非批复:“此人如果有精神病,建议送医院治疗;如果没病,建议辞退。”注解:“小改进,大奖励;大建议,只鼓励”。员工最重要的还是要做好本职工作,不要把主要精力放在构思“宏伟蓝图”、做“天下大事”上面。作为一名新员工,对企业没有任何的理解,怎么可能提出合乎实际的建议。
在一个管理好的企业内部没有激动人心的事情发生。
建一个公司的时候要考虑有好的价值才卖。
万科董事长王石近日在接受采访时如是说。这位56岁的企业家曾在52岁那年攀登珠穆朗玛峰,他说,他现在的时间安排则是“三分法”,即三分之一在工作、三分之一在登山,三分之一在国外,而他实际工作的时间不到五分之一。
企业里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人很多,那些能够创造机会和得到机会的是能够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人。
不要常常计算得失----那是保险公司和你的对手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