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诗词古文>吴嘉纪生平

吴嘉纪生平介绍

吴嘉纪(1618年-1684年),字宾贤,号野人,江苏东台人(清代属于扬州府泰州)。出生盐民,少时多病,明末诸生,入清不仕,隐居泰州安丰盐场。工于诗,其诗法孟郊﹑贾岛,语言简朴通俗,内容多反映百姓贫苦,以“盐场今乐府”诗闻名于世,得周亮工、王士禛赏识,著有《陋轩诗集》,共收入诗歌1265首。上海古籍出版社有《吴嘉纪诗笺校》本。>>查看吴嘉纪的诗词古文

生平

  在中国文学史上,明末清初曾出现一位著名的盐民诗人,他就是号称布衣诗人的吴嘉纪。

  吴嘉纪,安丰场(今东台市安丰镇)人,字宾贤,号野人,生于明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卒于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祖父吴凤仪是明代著名哲学家王心斋的学生。吴嘉纪少时受业于吴凤仪的弟子刘国柱,因天资聪明参加府试,名列前茅,中第一名秀才。他出身清贫,年轻时烧过盐,家无余粮,虽丰年常断炊,但不以为苦。喜读书做诗,好学不倦,曾应府试,但因亲见明王朝覆灭,清兵南下,居民惨遭屠杀,遂绝意仕途,隐居家乡。诗人虽不是灶户,但也穷得衣食不周,朝不谋夕。住所仅草屋一楹,名其为“陋轩”。由于住所四周杂草丛生,蓬蒿遍地,而他却终日把卷苦吟,不与外人往还,故人又称他为“野人”。他也乐以“野人”为号。扬州诗友汪楫(舟次)访问地方文人学士,得知吴野人安贫乐道,长于吟咏,又自立一家,遂将其诗送两淮盐运使周亮工阅览,周又转扬州推官王士祯,王十分推崇,说:“有才如嘉纪天下之人不知也,乡曲之人不知之也,独有一汪楫知之。”周、王二人都为诗卷作序,随后由泰州分司汪兆璋(芾斯)搜集吴诗400首刊刻问世,从此名闻四方。

  由于长期生活在贫民中间,亲身体验了官吏、盐商对灶民的剥削和频仍的水灾、军输对灶民的侵害,对此,他终日把卷苦吟,从而写出了大量反映社会黑暗,民不聊生的诗篇。他的诗以其真实而深刻的内容和高度概括的手法,反映了当时劳苦大众苦不堪言的生活困境和自己的思想感情。汪懋麟评“五七言近体﹐幽峭冷逸﹐……自脱拘束。至所为今乐府诸篇,即事写情,变化汉﹑魏痛郁朴远﹐自为一家之言”。吴周祚在诗序中称其“冰霜高洁、刻露清秀,不得指为何代何体,要自成其为野人之诗”。如他在描写盐民生活的《绝句》诗中写道:

  白头灶户低草房,六月煎盐烈火旁。走出门前炎日里,偷闲一刻是乘凉。

  吴嘉纪的夫人王睿,字智长,是个甘守贫困、志趣高洁的女词人。她是明代著名的“泰州学派”创始人王艮的后裔。王睿自幼聪明好学,继承了王艮质朴的唯物论和平民思想,勤于作词。与吴嘉纪结为夫妇后,志趣相投,吴嘉纪将自己诗集题名为《陋轩诗》,王睿也将自己词集题名为《陋轩词》,一诗一词,珠联璧合,均为时人所推崇。1683年秋,王睿逝世,吴嘉纪写了《哭妻王氏》诗12首,悲恸欲绝。诗序云:“(王氏)归余四十五年,尝愿先余死。问之,曰:冀得君挽诗耳。今子死,余哭子有诗。涕泗之时,诗愧不工,然子愿酬矣!子愿获酬,余悲可胜言哉!”由于女词人生前太穷,《陋轩词》未能印行,连原稿也不知下落。翌年,67岁的吴嘉纪也在悲痛和穷愁潦倒中离开了人间,他身后萧条,由挚友汪舟次、程云家为其料理丧事,汪舟次题写墓碑:“东淘布衣吴野人先生之墓”。辛亥革命后,由南通著名实业家张謇资助,树立了石牌坊,设了石桌、石凳等,张謇亲笔为牌坊撰写了对联:蒹葭秋水伊人思,禾黍西风故国愁。

猜你喜欢

  • 虞仲文

    虞仲文(1069--1124年)辽金两朝宰相,字质夫,武州宁远人。幼时善诗,人以神童目之。善画人马墨竹,七岁作诗,十岁能属文,日记千言,刻苦学问。中进士后,历仕州县,起居郎、史馆修撰、太常少卿、中书舍人、枢密直学士、翰林侍讲学士,累官参知政事、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保大二年十二月,降金,累官枢密使、侍中、秦国公。天辅七年五月,与左企弓等赴广宁府衙赴任。天会元年,为南京留守张觉杀於滦河之滨,年五十五,予谥文正。天会七年,赠兼中书令。正隆二年,改赠特进、濮国公。《全辽文》收其《宁鉴墓志铭》。

  • 李仕兴

    李仕兴,元朝河北藁城县人,元代儒家静修学派代表人物之一。少年远游,博求深造。多有训彝,人争师之。以隐遁终居乡里。

  • 顾况

    顾况(生卒年不详),字逋翁,号华阳真逸(一说华阳真隐)。晚年自号悲翁,汉族,唐朝海盐人,(今在浙江海宁境内)人。唐代诗人、画家、鉴赏家。他一生官位不高,曾任著作郎,因作诗嘲讽得罪权贵,贬饶州司户参军。晚年隐居茅山,有《华阳集》行世。

  • 柳如是

    柳如是(1618年~1664年),明末清初女诗人,本名杨爱,字如是,又称河东君,因读宋朝辛弃疾《贺新郎》中:“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故自号如是。浙江嘉兴人。柳如是是明清易代之际的著名歌妓才女,幼即聪慧好学,但由于家贫,从小就被掠卖到吴江为婢,妙龄时坠入章台,改名为柳隐,在乱世风尘中往来于江浙金陵之间。留下的作品主要有《湖上草》、《戊寅草》与《尺牍》。

  • 张秉壬

    张秉壬,字寿夫,号讷庵。顺德人。善昭父。明成祖永乐间人。有武略,常率土兵禦寇,以卫乡邻。事见民国温肃辑《龙山诗录》卷上。

  • 吴存

    (1257—1339)元鄱阳人,字仲退。私淑饶鲁之学。部使者劝以仕,不赴。仁宗延祐初,强起为本路学正,改宁国教授。后聘主本省乡试,寻卒。有《程朱传义折衷》、《月湾集》。

  • 丘处机

    丘处机(1148年—1227年),字通密,道号长春子,登州栖霞(今属山东省)人,道教全真道掌教、真人、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养生学家和医药学家。丘处机为南宋、金朝、蒙古帝国统治者以及广大人民群众所共同敬重,并因以74岁高龄而远赴西域劝说成吉思汗止杀爱民而闻名世界(行程35000里)。

  • 谈迁

    谈迁(1594~1657),明末清初史学家。原名以训,字仲木,号射父。明亡后改名迁,字孺木,号观若,自称“江左遗民”。浙江海宁(今浙江海宁西南)人。终生不仕,以佣书、作幕僚为生。喜好博综,子史百家无不致力,对明代史事尤其注心。著有《国榷》一书。50多岁完成原稿,但被小偷偷走,在受到打击后,他便从痛苦中挣脱出来,编著一部新的《国榷》。新的《国榷》共104卷,428万4千字。

  • 周颉

    湖州长兴人,字元吉。高宗绍兴十五年进士。历官左右司郎中、直龙图阁、福建运使。与杨万里、程大昌、洪迈以诗相唱和。有《通庵集》。

  • 江万里

    江万里(1198年—1275年),名临,字子远,号古心,万里是其出仕后的用名。南康军都昌(今江西省九江市都昌县)人。南宋著名爱国丞相,民族英雄,是南宋末年仕林和文坛领袖,中国十三世纪著名的政治家和教育家。与弟江万载、江万顷被时人和后世雅称为江氏“三古”或江氏“三昆玉”。创办的白鹭洲书院,千年来培养出文天祥等十七位状元,2700多名进士。任正式官职91种,三度为相;一生为官清廉,政绩斐然,直言敢谏,忧国爱民。其一生堪称古今之完人,千古道德风范之楷模。江万里是江西著名的地方先贤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