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齐光乂
唐人。原姓是。玄宗开元十五年,任郴州博士。后历秘书省正字、集贤院修撰、直学士,有诗送贺知章归乡。天宝五载,任宣城郡司马,后为宣城郡长史,与李白有过从。官终秘书少监。
- 王畦
王畦(生卒年不详),字季耕,福宁州(今福建霞浦)人。王都中之子,王畛弟。元至正间,以国学生出为江浙行省宣使,出入于吴中,是倪瓒云林隐居的座上客。《元诗选·三集》录其诗十二首。生平事迹见《元诗选·三集》小传。
- 湛挺
湛挺,字茂之,尝为司徒右长史,隐于无锡之惠山,筑草堂读书其中,与南平王刘铄友善,更以诗章唱酬留刻于石,定居无锡惠山。
- 虞绰
(560—613)会稽馀姚人,字士裕。博学,工草隶。初仕于陈。陈亡,晋王杨广引为学士。炀帝大业初,转为秘书学士,与虞世南、庾自直等撰《长洲玉镜》等书。帝称善而官不迁。常居禁中以文翰待诏。绰倨傲,无所降下。礼部尚书杨玄感虚襟礼之。后以杨玄感党,变姓名出亡,为吏所执,坐斩于江都。
- 盍西村
盍西村,生平不详。盱眙(今属江苏省)人。元·钟嗣成《录鬼簿》未载其名,而有盍志学,或以为系一人。《录鬼薄》把他列为“前辈已死名公”,称其为“学士”。他的散曲多为写景之作,歌颂隐逸生活,风格清新自然。明朱权《太和正音谱》评论说其词“如清风爽籁”。其散曲作品现存小令17首,套数1套。
- 胡长孺
胡长孺(1249-1323年),一作艮儒,字汲仲,号石塘,婺州永康人。生于淳佑九年,卒于英宗至治三年,年七十五岁。咸淳中从外舅徐道隆入蜀,铨试第一名。授迪功郎,监重庆府酒务,拜福宁州悴。宋亡,退栖永康山中。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下诏求贤,有司强之,拜集贤修撰舆宰相,议不合,改扬州教授。至大元年(公元1308年)转台州路宁海县主簿。延祐元年,转两浙都转运盐使,司长山场盐司丞,以病辞后,不复仕,隐杭州虎林山以终。门人私谧纯节先生。
- 王九龄
王九龄(公元?年至一七o九年)字子武,江南华亭人,王顼龄之弟。生年不详,卒于清圣祖康熙四十八年。恬静有雅量。康熙二十一年(公元一六八二年)进士。累官至都察院左都御史。九龄之诗,才思富艳,著有艾纳山房集五卷,《四库总目》与松溪词并传于世。
- 王寂
王寂(1128~1194)金代文学家。字元老,号拙轩,蓟州玉田(今河北玉田)人。德三年进士,历仕太原祁县令、真定少尹兼河北西路兵马副都总管。大定二十六年,因救灾之事蒙冤,被贬蔡州防御使,后以中都路转运使致仕。卒谥文肃。工诗文,诗境清刻镵露,古文博大疏畅,著有《拙轩集》。
- 可止
可止(公元860年-934年),唐末五代之际洛京长寿寺僧。姓马氏,范阳高丘(河北省涿州市)人,约唐昭宗天佑初前后在世。唐昭宗干宁年间(公元八九六年左右)进诗,赐紫袈裟。后唐明宗令住持洛京(今洛阳)长寿寺,赐号文智大师。可止所作诗,有三山集《全唐诗》传世。《全唐诗》中存其诗九首。
- 袁粲
(420—477)南朝宋陈郡阳夏人。字景倩,初名悯孙。袁淑侄。少好学,初为扬州从事。宋孝武帝时,除尚书吏部郎。宋明帝泰豫元年,以尚书令与萧道成、褚渊同受明帝遗命,共辅苍梧王(后废帝)掌朝政。后萧道成杀后废帝,立顺帝。粲谋讨道成,事泄被杀。尝著《妙德先生传》以续嵇康《高士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