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诗词古文>薛季宣生平

薛季宣生平介绍

薛季宣(1134~1173),字士龙,号艮斋,学者称艮斋先生,永嘉(今浙江温州市鹿城区)人,南宋哲学家,永嘉学派创始人。薛徽言之子。少时随伯父薛弼宦游各地。17岁时,在岳父处读书,师事袁溉,得其所学,通礼、乐、兵、农,官至大理寺主簿。历仕鄂州武昌县令、大理寺主簿、大理正、知湖州,改常州,未赴而卒。反对空谈义理,注重研究田赋、兵制、地形、水利等世务,开创永嘉事功学派先志。著有《浪语集》、《书古文训》等。>>查看薛季宣的诗词古文

人物生平

  薛季宣少孤,由伯父敷文阁待制薛弼收养。早年随薛弼宦游四方,喜从父老问岳飞、韩世忠兵间事。年十七,妻父荆南帅孙汝翼辟为书写机宜文字,师从程颐弟子袁溉。绍兴二十三年,入四川制置使萧振幕府。次年,因论事不合归乡。二十六年,至毗陵探望孙汝翼。三十年,以二伯父昌年恩荫鄂州武昌知县(今鄂县),推行保伍法,防备金兵南下,并力争罢籴。次年九月,金兵至蕲州、黄州以南,诸官均遣回眷属,系马于庭准备逃跑。唯季宣将家属留在城内死守不去,民心赖以振奋,并乞师于汪澈,得甲三百、楼船十艘,声气甚张,渡江来归者数千家,江西恃以无恐。三十二年,成《武昌土俗编》2卷,刊行。

  隆兴元年(1163),赴调武林,得婺州司理参军,待次居乡。乾道元年(1165),上书枢密使汪澈,斥责主和派偷安误国。四年夏秋间,出任婺州司理参军。不久,因签书枢密院事王炎举荐,召赴临安审察。七年八月,任大理寺主簿。冬,江湖大旱,饥民流入淮西,季宣奉使安集流民,“表废田,相原隰,复合肥三十六圩,立二十庄于黄州故治东北。以户授屋,以丁授田,颁牛及田器、谷种各有差,廪其家,至秋乃止,凡为户六百八十有五,分处合肥、黄州间,并边归正者振业之。”光州守宋端友招集北归者止五户,妄以邀赏,季宣按得其实而劾之。次年七月,回临安复命,言及以好名弃士大夫为非计,孝宗称善,恨得季宣晚,遂进官二等,升大理正。八月,改任湖州知州。九年春,解湖州任改知常州,待缺回家,因痔疾为庸医所误,七月十七日卒,年仅四十。

猜你喜欢

  • 寒山

    寒山(生卒年不详),字、号均不详,唐代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出身于官宦人家,多次投考不第,后出家,三十岁后隐居于浙东天台山,享年一百多岁。严振非《寒山子身世考》中更以《北史》、《隋书》等大量史料与寒山诗相印证,指出寒山乃为隋皇室后裔杨瓒之子杨温,因遭皇室内的妒忌与排挤及佛教思想影响而遁入空门,隐于天台山寒岩。这位富有神话色彩的唐代诗人,曾经一度被世人冷落,然而随着二十世纪的到来,其诗却越来越多地被世人接受并广泛流传。正如其诗所写:“有人笑我诗,我诗合典雅。不烦郑氏笺,岂用毛公解。”

  • 廖毅

    毅字弘道,建康人。

  • 湛若水

    (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 周光祖

    周光祖,字锡侯,号雪瓯,浙江山阴人。咸丰己未进士,官刑部主事。有《耻白集》。

  • 文喜

    (821—900)唐僧。嘉禾人,俗姓朱。七岁出家。后往越州开元寺学《法华经》,于赵郡受近圆登习《四分律》。懿宗咸通十年居杭州龙泉院,凡十一年。昭宗大顺元年赐号无著。时称禅门真知识。
    槜李诗系·卷三十

  • 孙琏

    南安大庾人,字器之。家贫而嗜书,喜吟诗。终生不仕,耕种纺织为生,寿至百岁。

  • 周光镐

    周光镐,字国雍,号耿西。潮阳人。孚先子。明穆宗隆庆五年(一五七一)进士,初授宁波府推官,升南京户部主事,改吏部主事。出任顺庆知府。神宗万历十四年(一五八六)擢副使,监军征西南彝,有功。历官建昌参政、临巩按察使,升宁夏巡抚。召为大理寺卿。以老乞休,筑明农草堂,读书其中,从游者多为知名士。卒年八十一。有《明农山堂集》。清康熙《潮州府志》卷九上、清乾隆修《潮州府志》卷二八有传。

  • 朱粹

    朱粹,徽宗政和中为丰城令(清同治《丰城县志》卷七)。

  • 傅汝霖

    傅汝霖(1896—1930),字雨苍、沐波。江津县梁家乡人。一九一四年考入江津中学中6班学习。民国八年“五·四”运动时,与聂荣臻等积极参加江津青年学生抵制日货的爱国活动,被斥令退学。是年秋,考入重庆留法勤工俭学预备学校。次年,同冉钧、戴坤忠等赴法。在法国参加中国共产党。回国后在中央红军工作。一九三○年在洪湖之役光荣牺牲。

  • 多隆阿

    多隆阿(1817年12月20日—1864年5月18日),字礼堂,呼尔拉特氏,达斡尔族,清代隶属满洲正白旗,著名军事将领,擅长指挥马队,在同治中兴时期和湘军第一名将鲍超齐名而过之,有多龙鲍虎之誉。1862年(同治元年),陕西回民起事,多隆阿于十一月抵达潼关,次年二月攻占回军在同州的两个重要据点羌白镇和王阁村,九月攻占苏家沟和渭城湾,杀死叛军一万七、八千人。至此陕西回军被迫向甘肃撤退。1864年(同治三年)4月1日,多隆阿攻占盩厔,进城时遭流弹击中,延至5月18日伤重不治。赠太子太保,予一等轻车都尉世职,入祀京师昭忠祠,谥忠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