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诗词古文>黄损生平

黄损生平介绍

黄损,字益之,五代时期南汉朝连州(今广东省连南瑶族自治县三江镇)人,官至尚书左仆射(一品)。是最早迁入连阳地区的客家人。少有才,曾在在保安静福山筑一室攻读于期间,书室题额为“天衢吟啸”留有诗集《桂香集》,今存诗四首。>>查看黄损的诗词古文

生平

  黄损,字益之,五代时期连州人,初隐居,少年时期为人慷慨有大志,有王佐之才,结交郑谷(都官)、宋齐邺(后相南唐)、桑维翰(后相后晋)等名士。在保安静福山筑一室攻读于期间,书室题额为“天衢吟啸”。后梁龙德二年(公元922年)登进士第,仕南汉刘龚为尚书左仆射(宰相),黄损与当时的北方名士齐丘、桑维翰友善,经常在一起谈论天下大事,二人都“自以为不及”。曾献十策,斥责权贵,为朝臣所忌。又极力反对刘龚建南薰殿。因之失庞,退居永州湖上,诗酒自娱,为骚人所宗。黄损还善于写诗,与郑谷、齐己等共定诗歌用韵为葫芦、辘轳、进退等格。黄损为人耿直、轻利重义,为民作了不少好事,曾捐资修筑高良(今连南三江镇)之邪陂,灌溉甚广。黄损在还是一位极其神奇的历史人物,其与唐僖宗时期扬州第一名妓薛琼琼还有一段动人故事流传于世。在冯梦龙的《醒世恒言》第三十二卷《黄秀才徼灵玉马坠》也对黄损有生动的描述。著述甚多,兼及道法,诗集有“桂香集”,今存诗四首。有书壁诗:“一别人间岁月多,归来人事已销磨。惟有门前鉴池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人物成就

  诗韵术语

  【进退格】亦称“进退韵”。诗韵术语。邻韵通押特殊格式的一种。宋严羽《沧浪诗话·诗体》:“有辘轳韵者,双出双入。有进退韵者,一进一退。”魏庆之《诗人玉屑》引《缃素杂记》说,唐代郑谷与僧齐己、黄损等共定今体诗格云:“凡诗用韵有数格:一曰葫芦,一曰辘轳,一曰进退。”进退格是两韵间押,即第二、第六句用甲韵,第四、第八则用与甲韵可通的乙韵,如“寒”、“删”或“鱼”、“虞”等,一进一退,相间押韵,故称。

  【辘轳格】亦称“辘轳韵”。诗韵术语。与进退格同为用韵的一格。辘轳韵者,双出双入。即律诗第二、第四句用甲韵,第六、第八句用与甲韵可通的乙韵,如先用“七虞”,后用“六鱼”等,双出双入,此起彼落,有似辘轳,故称。

  【葫芦格】亦称“葫芦韵”。诗韵术语。与进退格同为用韵的一格。葫芦韵者,先二后四。如“东”、“冬”通押,先二韵“东”,后四韵“冬”。先小后大,有似葫芦,故称。

传奇故事

  黄秀才徼灵玉马坠

  到了明代,黄损成了文学家冯梦龙笔下的风流才子,在他编著的《醒世恒言》中,第三十二卷名曰“黄秀才徼灵玉马坠”,用洋洋洒洒万余言演绎了一段关于黄损的“才子佳人”爱情故事。

  话说唐乾符年间,连州秀士黄损,年方二十一岁,生得丰资韶秀,一表人才,兼之学富五车,才倾八斗,同辈之中,推为才子。原是名门之后,因家道零落,父辈遗下一件宝贝,是一块羊脂白玉雕成的马儿,唤做玉马坠,色泽温润,镂刻精工。黄损自幼爱惜,佩带在身不曾顷刻之离。

  偶日闲游市中,遇一个老叟。那老者看着黄损,微微而笑,见了那玉马坠儿,道:“愿借一观。”黄损即时解下献与老者。老者看了又看,啧啧叹赏,欲奉价相求。黄损答道:“此乃家下祖遗之物,老翁若心爱,便当相赠,何论价乎。”老者甚喜,表示他日亦有所报,遂将此坠悬挂颈上,挥手而别。

  不久,黄损游扬州,结识扬州第一名妓薛琼琼。唐时第一筝手是郝善素,薛琼琼独得郝善素指法,名声极大。两人一见如故,相怜相恋,誓生共死。不想权臣吕用之任扬州刺史,他贪财爱色,祸害百姓。吕用之得知薛琼琼艺高色艳,有占用之意,薛琼琼深爱黄损,抵死不从。吕用之衔恨,上表朝廷把薛琼琼选入宫中为乐妓,成为教坊的抚筝供奉。

  黄损失去心上人,十分痛苦,潦倒毁形,在扬州几无生路。荆襄节度使刘守道久慕才名,接他到襄阳做幕宾。黄损行到江州,夜听邻船有人抚筝,韵调极近琼琼,他偷看一眼,是个十五六岁的美女。黄损彻夜难眠,写下词云:生平无所愿,愿作乐中筝。得近佳人纤手子,砑罗裙上放娇声;便死也为荣。后寻机将词送给此女子。那女子名叫韩玉娥,见词动心,又见黄郎秀俊,越发动情。后定下终身之策,并相约涪陵相见。

  黄损到了襄阳做幕宾,思之约期,与刘守道不告而别,独赶涪陵寻觅玉娥。得到涪陵,不想玉娥船在江心撞翻,再寻遍不见。黄损一想既失佳人,二来愧对刘守道,于是投江轻生,幸被一老者所救。此老者正是乞其玉坠者也,嘱其赶京赴考。

  却说玉娥船在江心撞翻,她跌入江中,被京城返蜀的薛小娟所救。薛小娟要带她去扬州为妓。玉娥哭诉已有黄损之约,小娟感动,收为义女,带她返长安调教,使玉娥成了乐中高手。

  不久,黄损一举高中,任刑部官职。他为民请命申奏朝廷,控告吕用之镇扬时弄权害民之罪。这时吕用之也调为京官,反告黄损与宫中抚筝供奉有私,冒犯圣驾。僖宗御前亲审,知了来龙去脉,将薛琼琼赐予黄损为妻,削了吕用之官职。

  且说吕用之闲居私第,差人四下缉访名姝美色,以为婢妾。有人夸薛小娟的养女,名曰玉娥,天下绝色,只是不肯轻易见人。吕用之道:“只怕求而没有,那怕有而难求。”当下差仆数十人,以五百金为聘,也不通名道姓,竟向薛小娟家中,直入卧房抢出玉娥,不由分说抬上花轿往吕府飞奔而去。玉娥十分害怕,忽见一位白发长者前来,送她一只玉马坠,说急时可护身。

  夜里,吕用之欲强行占有玉娥。危急之时,忽然奔出一匹白马把他撞倒,又伤了许多奴仆。吕用之惊惶逃窜,暗地差人四下访求高人禳解。次日有胡僧到门,说玉娥是妖女,乃上帝玉马之精,若成亲必遭其祸。吕用之被他说着玉马之事,连呼为神人,恳请解困。胡僧道,将此女赠予最恨之人,便可逢凶化吉。吕用之被黄损一本劾奏罢官,就着人把她送去害黄损。

  黄损与薛琼琼猛然见到玉娥,惊喜不已。玉娥说起玉马坠救她的奇事,黄损感慨万端,心知又是那个老者有心救难。后黄损官至御史中丞,玉娥生三子,并列仕途。

猜你喜欢

  • 王敬之

    王敬之,字宽甫,一字仲恪,高邮人。贡生。有《小言集》。

  • 郑岳

    福建莆田人,字汝华。弘治六年进士。授户部主事。累迁江西左布政使。宁王朱宸濠夺大量民田,民立寨自保,宸濠欲加兵,岳持不可。后为李梦阳所讦,夺官为民。世宗即位,起抚江西。旋召为大理卿,陈刑狱失平八事,迁兵部左侍郎。后乞休归。有《莆阳文献》、《山斋集》。

  • 俞桂

    字希郄,仁和(今浙江省杭州)人,宋代官吏、诗人。绍定五年(1232)进士,一作端平二年(1235)进士。曾在滨海地区为官,做过知州。他与陈起友善,有诗文往还。他的诗以绝句最为擅长,往往带着平静的心境观照自然,而时有独到的发现。文字清畅,亦富于诗情画意。

  • 曾镒

    曾镒,明孝宗弘治六年(一四九三年)进士,南京户部主事,升浙江司郎中。事见清道光《万州志》卷二。

  • 张先

    张先(990-1078),字子野,乌程(今浙江湖州吴兴)人。北宋时期著名的词人,曾任安陆县的知县,因此人称“张安陆”。天圣八年进士,官至尚书都官郎中。晚年退居湖杭之间。曾与梅尧臣、欧阳修、苏轼等游。善作慢词,与柳永齐名,造语工巧,曾因三处善用“影”字,世称张三影。

  • 宋江

    宋江(1073年—1124年),字公明,绰号呼保义、及时雨、孝义黑三郎,施耐庵所作古典名著《水浒传》中的主人公。在本书结局被朝廷立庙,因为十分灵验,得到当地人民世世代代的供奉。

  • 尹纫荣

    纫荣,宜宾人,吾友尹伸子求之女也。子求风流儒,雅冠于巴蜀。儿童妇女,皆以琴书翰墨为事,纫荣少而能诗,嫁刘解元晋仲,与其妹文玉相詶和,年十九而卒。晋仲拾其遣稿,号《断香集》。

  • 萧子显

    萧子显(489年—537年),字景阳,东海兰陵(今山东临沂市)人。南朝梁历史学家,齐高帝萧道成之孙、豫章文献王萧嶷第八子。起家太子中舍人,迁国子祭酒,拜侍中,领吏部尚书,出任吴兴太守。博学能文,爱好饮酒,性爱山水,不畏鬼神,恃才傲物。大同三年,去世,谥号为骄。萧子显一生撰写五部历史著作,只有《南齐书》存于世。

  • 陈大章

    陈大章(1659-1727),字仲夔,号雨山,清黄冈(今武汉新洲)县人。陈肇昌次子,清初学者、著名诗人。少从名儒陆陇其,交梁佩兰、陈恭尹,工诗古文。后游学问津书院,问津书院问津堂会课生,勤奋好学,博研经史,能诗会文,善书画,尤工墨菊、行草书。

  • 刘攽

     刘攽bān(1023~1089)北宋史学家,刘敞之弟。字贡夫,一作贡父、赣父,号公非。临江新喻(今江西新余)人,一说江西樟树人。庆历进士,历任曹州、兖州、亳州、蔡州知州,官至中书舍人。一生潜心史学,治学严谨。助司马光纂修《资治通鉴》,充任副主编,负责汉史部分,著有《东汉刊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