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
【源】 见《姓苑》。晋文公之竖头须,头氏或出此,见张澍《姓氏寻源》(60,62,63)。【布】北京、湖北武汉、四川成都等地均有此姓(91)。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北京、黑龙江之五大连池市、湖北之武汉、四川之成都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姓氏。《新编千家姓》亦收载。《姓氏考略》 注引清张澍之论云: “晋文公之竖头须。头氏或出此。”
元代有头辇哥。
【源】 见《姓苑》。晋文公之竖头须,头氏或出此,见张澍《姓氏寻源》(60,62,63)。【布】北京、湖北武汉、四川成都等地均有此姓(91)。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北京、黑龙江之五大连池市、湖北之武汉、四川之成都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姓氏。《新编千家姓》亦收载。《姓氏考略》 注引清张澍之论云: “晋文公之竖头须。头氏或出此。”
元代有头辇哥。
读音:Chǒu【源】 见《千家姓》(15,21)。汉时司徒掾侴连,本姓俞,见《汉书》(17,60)。一说,侴即字之变体,见《正字通》。疑侴系妞氏所改(26)。【变】 亦书作〔侴〕。【望
读音:Fàn现行罕见姓氏。今湖北之监利有分布。汉族姓氏。《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归 “上声” 部,未详其源。《姓氏词典》据 《太平图话姓氏综》 注云:“以器具为姓氏。” 範,亦作笵,铸造
读音:Wūyǎchá【源】 清满洲八旗姓。凡二派,出吉林乌喇、鄂云屯等地(23,63,180,260)。清代满族姓氏。世居吉林、乌拉及鄂云屯地方,乃满八旗姓氏之一。《清通志·氏族略》 收载。
读音:zōng【源】 系自董姓。虞舜时诸侯飂叔安之裔曰董父,舜赐姓董,氏豢龙,封诸鬷川,其裔号鬷夷氏,后去夷为鬷氏(7,12,17,60)。【变】 亦作〔〕(6,418
读音:zhū jì诸暨氏,彭姓分也。(见《路史》)与“诸稽”同。
读音:Hétūlín【源】 纥突邻系居意辛山(在今内蒙古五原境)之部落,当以部为氏(60,70)。【变】 北魏时改为邻氏(7,12,27,60,70)。
读音:Zé罕见姓氏。《姓氏词典》 收载并注此音。当与“笮”同。《姓氏考略》注“笮”云: “音 ‘窄’。一作‘迮’;亦作 ‘莋’……”详见“笮”条。
读音:Āi【综】源出不详。见《新编千家姓》(73)。台湾台南有此姓(68,261)。现行罕见姓氏。今山西之太原有分布。《山西人口姓氏大全》收载。《新编千家姓》亦载,未详其源。
读音:chéng yáng周武王封弟载于郕,其后迁于城之阳,故曰城阳。(见《史记》)
读音:Wēntèhè【源】 清时满洲八旗姓。凡三派,出珠舍哩、吉阳、莽喀库鲁等地(23,63,180,260)。源出金时女真人温迪罕姓。【变】 后改为温氏(100,180)。【人】 温特赫音布,清满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