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姓氏起源>阿布哈

阿布哈

读音:Ābùhǎ

【综】 或出自金时女真人姓阿不罕氏。清镶白旗满洲领催多尔枝之妻为阿布哈氏(260)。


金代女真族姓氏。属女真之 “白姓”,《续通志·氏族略》收载。金世宗时有阿布哈·德甫,大定年间以太子赞善兼翰林修撰,横赐夏国使。一作“阿不罕”。

猜你喜欢

  • 烏蛐

    读音:Wūqū【源】 彝族姓(375)。

  • 读音:jiā【源】 ①见《万姓统谱》(15)。②清满洲人姓(260)。【布】 河南商城(308)、台湾桃园、高雄(64,68,261)、北京等地均有此姓。【人】 佳正,明时沂州人,正统中任训导,见《沂

  • 布特

    读音:Bùtè【综】 清正红旗蒙古前锋维常之妻为布特氏(260)。

  • 阿塔穆

    读音:Ātǎmù【源】 清满洲八旗姓。世居叶赫(23,63,180,260)。【人】 清宗室道宝之妻为阿塔穆氏(260)。清代满族姓氏。世居叶赫地方,乃满八旗姓氏之一。《清通志·氏族略》

  • 读音:Táo陶姓的来源有三个。一是以封地为姓。相传尧称帝以前初封于陶(故城在今山东定陶西南),后徙封于唐(故城在今河北唐县),其后子孙以封地为姓。二是以职官为姓。西周初年,舜之裔孙虞思官至

  • 读音:Wū邬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一是以采邑为姓氏。晋大夫邬臧的后代,食邑于邬,子孙遂以邑名为姓氏。二是以封地为姓氏,源于妘姓。春秋时期,陆终第四子名叫求言,受封于邬,他的子孙以封地为姓,称

  • 哈魯奴特

    读音:Hàlǔnútè【综】 清镶黄旗蒙古领催马喜之妻为哈鲁奴特氏(260)。

  • 婆羅門

    读音:Póluómén《姓氏考略》 收载,并注其源:①出自古印度,其据《魏书》 注云: “天竺乌苌,婆罗门为上族。”又引 《梦溪笔谈》云: “天竺贵姓二,有婆罗门氏。”②又云: “林邑国亦有婆

  • 读音:Gòu罕见姓氏。《姓氏词典》 据 《金史》 收载,其注称: “金有彀英。”未详其源。 (按: 彀, 或与 “”同, 则音kōu。详见“”条。)

  • 德嘎

    读音:Dégā【综】 西藏察隅僜人姓。后分为德嘎格拉,德嘎朗高,德嘎格工等姓(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