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勒特
【源】 清蒙古八旗姓。世居塔巴克哈喇(23,63)。【变】 清正红旗蒙古中书丹舒之妻为阿立忒氏(260),〔阿立忒〕似即阿勒特之异译。【人】 阿勒特叟色,清蒙古镶蓝旗人,世居塔巴克哈喇,崇德中以征锦州及杏山有功,授骑都尉(23)。
清代蒙古族姓氏,为蒙八旗姓氏之一。《清通志·氏族略》 收载。清初,蒙八旗之镶蓝旗人叟色,即姓阿勒特氏,世居塔巴克、哈喇地方。
【源】 清蒙古八旗姓。世居塔巴克哈喇(23,63)。【变】 清正红旗蒙古中书丹舒之妻为阿立忒氏(260),〔阿立忒〕似即阿勒特之异译。【人】 阿勒特叟色,清蒙古镶蓝旗人,世居塔巴克哈喇,崇德中以征锦州及杏山有功,授骑都尉(23)。
清代蒙古族姓氏,为蒙八旗姓氏之一。《清通志·氏族略》 收载。清初,蒙八旗之镶蓝旗人叟色,即姓阿勒特氏,世居塔巴克、哈喇地方。
读音:Yǎng【源】 系自姬姓。春秋时养国(故城在今河南襄城),后灭于楚,为楚大夫由基食采之邑,因以为氏(7,17,24,60)。【望】山阳(17,60,418)。【布】辽宁沈阳、四川成都(91)、台
读音:Kù'nùguān【源】 源出鲜卑徒何种,本莫容燕所属部落(70)。当以部为氏。一说,乌桓东部大人库傉之余种,后以为氏(27,44,60)。【变】 ①隋初改为库氏(7,27,44)。②亦作〔库褥
读音:Suǒmùkèqí【综】 清满洲镶白旗中有索穆克奇氏(259)。
读音:Yī'nālóu历史上代北地区三字姓。《中文大字典》收载,其注引 《魏书·官氏志》 云: “一郍蒌氏,后改为蒌氏。”(按: 郍,即 “那”之异体。一郍蒌,即一那蒌氏,亦即壹那蒌氏,又
读音:Wūgǔsūn【源】 金时女真人姓。出自辽时女真乌古部,以部为氏(21,60)。【望】 金源(71)。【变】 亦作〔吾古孙〕(71)。清《续通志·氏族略》作〔乌古逊)(24)。【人】 乌古孙兀屯
读音:É'ní现行彝族姓氏。今四川之峨边、马边等地有分布。此姓系马边、峨边县公安局提供,未详其他。
读音:Duōlín【综】 清镶白旗蒙古护军石代之妻为多林氏(260)。
读音:Yāng'ōu佤族姓氏。今云南之西盟有分布。本为寨名,或以之为姓。《中国人的姓名·佤族》 有载,未详其他。
读音:Wǔcān【源】 春秋时楚大夫伍参之后,支孙以为氏(4,7,12,60)。【变】 一作〔五参〕(9,17)。【人】 伍参蹇,春秋楚昭王时人(4,7,21)。《中国姓氏大全》收载并注此音。其注
读音:Qíyàoqí元代蒙古族姓氏。《续通志·氏族略》收载。元有名博迪苏者,其妻即奇要奇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