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Jiǎ

贾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一是以国名为姓氏,源于姬姓。周康王封唐叔虞少子公明于贾(今山西襄汾西南),号为贾伯。春秋时,贾国为晋所灭,贾伯公明的后裔以国为姓氏,称贾氏。二是以采邑为姓氏,为狐偃之后。狐偃之子狐射食采于贾,后为贾氏。

贾姓最初发源于今山西襄汾西南,先秦时开始进入今河南、山东等省。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贾姓南迁,辗转分布于江浙各地。唐末,贾姓再次南迁,进入福建、广东、湖北等省。元明清时期,贾姓人不断迁徙、发展播迁,后来有人移居于海外。如今,贾姓尤以山西、河北、四川为多。

贾姓历史人物有贾谊,西汉政论家、文学家。勤奋博学,善文章,文帝初招为博士。任长沙王太傅时渡湘水而作《吊屈原赋》。所著政论文《过秦论》《陈政事疏》《论积贮疏》等世代传诵。贾逵,东汉经学家、天文学家。一生著述颇多,后世称为“通儒”。贾思勰,北魏农学家,他的《齐民要术》一书,系统地总结了汉以来北方农业生产经验和技术知识,为我国现存最早的完整的农业著作。贾岛,唐诗人。作诗刻苦求工,注重锤炼词句,有“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之说。相传他欲改“僧推月下门”句的“”为“敲”,苦思时以手作推敲之势,闯入京兆尹韩愈的仪仗,韩愈为之商酌,决用“敲”字。“推敲”一词,即由贾岛而来。

贾姓在《百家姓》中排在第一百三十七位。


唐叔虞少子公明,康王封之于贾,为晋所灭,以国为氏,本自周贾伯之后,望出武威。(见《元和姓纂》)

系出姬姓,康王封唐叔虞少子公明于贾,为附庸,谓之贾伯,后以为氏。(见《姓苑》)

▲<汉>贾谊,洛阳人,辞赋家。<唐>贾岛,范阳人,诗人。

猜你喜欢

  • 读音:gū【源】 ①春秋时越大夫姑浮,系姑姓之始(60,62)。 ②或系姑布氏所改(62)。③或以地为氏。春秋时越地有姑蔑,亦称姑末,故地在今浙江龙游北(62)。【布】 大陆有此姓(91)。现行罕见姓

  • 读音:Tǐ/Tii【源】 见《姓苑》(15,21)。

  • 木克羅

    读音:Mùkèluó【综】 清镶红旗满洲护军长春之妻为木克罗氏(260)。

  • 读音:Bèng【综】 源出不详。现代罕见姓(73,91)。现行罕见姓氏。今山西之临汾及晋中地区有分布。《山西人口姓氏大全》收载; 《新编千家姓》亦收,未详其源。

  • 读音:Miǎo【综】源出不详。山东新泰有此姓(359)。现行罕见姓氏。今山西之太原有分布。《山西人口姓氏大全》收载,未详其源。

  • 读音:Miè【源】 篾系春秋时鲁地名,当以地为氏(21,62,63)。《姓氏词典》 引 《姓谱》 收载,其注称: “宋有蔑叟。” 未详其他。

  • 嘎埃

    读音:Gāāi珞巴族姓氏。出自萨及氏,源於博嘎尔部落。为父系氏族,或以代姓。见 《中国人的姓名·珞巴族》。

  • 佛屠

    读音:Fótú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 有载。其注“佛图”据《姓氏寻源》 云: “习佛图之教,因以为氏,亦作佛屠、浮屠。”详见“佛图”、“佛”等条。

  • 读音:Jǐng/Jiing,Ching【综】源出不详,见《中日姓氏汇编》(401)。

  • 读音:yǔ【音】 萭氏有Jǔ Yǔ二音,且源出不同,参见萭(Yǔ)姓。【源】 ①系自己姓。春秋时莒国之后,莒、萭古时相通(17,62)。②亦作楀,楀者,木名,因树以得姓,见《姓氏急就篇》注(1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