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Niè

【源】①聂,卫邑(故城在今山东聊城),春秋时卫大夫食采于此,因氏(6,7,12,17,60)。又,《广韵》、《韵谱》、《姓解》、《姓氏急就篇》等均作楚大夫食采于聂,必误。楚大夫有摄叔,无聂叔(7)。②宋时犹太人入中国,其后裔在元、明时均采用汉姓,其中有聂氏(179)。③清满洲人姓,世居辽阳(23)。④土家族姓(387)。【望】新安(60),河东(17,418)。【布】分布很广,约占全国人口0.1%。尤以湖北多此姓,约占全国汉族聂姓人口15%。【人】聂政,春秋时著名刺客(12,17)。


现行较常见姓氏。今北京,河北之尚义,山东之平度、平邑、龙口,山西之太原,江西之金溪,广西之田林,贵州之从江,云南之河口、陇川等地均有分布。汉、藏、苗、白、回、土家、布依等多个民族有此姓。《郑通志》、《清通志》 之 《氏族略》亦俱收载。其源不一: ①郑樵注云: “卫大夫食采於聂,因氏焉。望出河东、新安。”聂北,本春秋邢地,邢为卫灭,遂为卫邑,故址在今山东聊城。

卫大夫,《广韵》、《韵谱》 均作 “楚大夫”,则“”,或为楚邑; 又,《中国姓氏大全》 称: “古有地名聂北,春秋时属邢国 (在今山东茌平西) (按: 茌平,当作 ‘荏平’)。邢国灭亡后属齐。” 与前所言均别。录之以备考。②藏族之聂姓,则为聂赤赞普之后,有父系六族,其中有聂氏,此以氏族名为姓。见《中国人的姓名·藏族》。

战国时韩有聂政; 三国时吴有聂友,丹阳太守;宋代有聂冠卿,词人; 当代有聂耳。

猜你喜欢

  • 熱迪

    读音:Rèdí【源】 僜人姓。世居西藏察隅(425)。

  • 读音:Jù《姓氏词典》 收载,其据《太平图话姓氏综》注云: “原为巨姓,后分族为讵姓。郡望,荆州。”

  • 歸生

    读音:Guīshēng【源】周武王之孙蔡仲之后有归生氏(6,14,60,62)。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 收载。其注引 《路史》 云: “蔡仲后有归生氏。”蔡仲乃周蔡叔度之子,故此当系出姬

  • 阿兒魯

    读音:E-'érlǔ【综】 元时人姓。似系阿鲁氏之异译。暗都剌蛮,阿儿鲁氏,元元统二年任南台御史,见《至正金陵新志》(399)。

  • 色佳

    读音:Sèjiā【综】 清镶白旗满洲闲散舍英之妻为色佳氏(260)。

  • 托爾和齊

    读音:Tuō’ěrhéjí【综】 清正黄旗满洲马甲孟常太之妻为托尔和齐氏(260)。

  • 读音:Zhǐ《姓氏词典》引《太平图话姓氏综》收载并注此音。未详其源。(按: 底,旧读zhǐ,今音dǐ,同“砥”,作为姓氏。今有砥氏, 未见“厎”姓。)

  • 赤张

    读音:chì zhāng与“赤章”同。

  • 余約已

    读音:Yúyuēyǐ现行羌族姓氏。今四川之理县有分散。本为房名,或以为姓。参见 《中国人的姓名·羌族》。

  • 读音:tóng【源】 ①系自姒姓。周时彤伯,盖系彤城氏之后,见《史记》(60,62)。②系自姬姓。周成王支庶封于彤(故城在今陕西华县),后以国为氏,见《路史》(11,12,17,21,60)。【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