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zhù

【音】 亦音拄(Zhǔ)(15)。【源】 ①古烈山氏之子柱,为稷神,后世以名为氏(7,60)。②周时老聃(即老子)为柱下史(侍于殿柱之下之官),其后以官为氏(7,12,15,60)。【望】 河南(17,418)。【布】 四川成都(91)、台湾台北、屏东(64,68,261)、浙江杭州,北京等地均有此姓。【人】 柱厉叔,春秋时事莒敖公(17,21)。


现行罕见姓氏。今四川之成都有分布。《郑通志·氏族略》 亦收载。其源不一: ① 《姓氏考略》 注引《姓苑》 云: “出自古烈山氏之柱,为稷神,后世以为氏。” 烈山氏,亦作列山氏。相传其子柱能殖百谷疏果,故立为稷正,此以名为氏,当系出姜姓。②郑樵注云: “柱下史官之后。古有柱厉叔。” 《姓氏考略》 则称: “周老耼为柱下史,其后氏焉。” 则此当以官为氏,系出李氏。

猜你喜欢

  • 读音:Yún现行罕见姓氏。今山西之雁北地区有分布。《山西人口姓氏大全》收载。《姓氏词典》据《姓谱》注云: “以地名为姓氏。古筠州有二: 一即今江西高安;另一在今四川境内。”

  • 麻甲

    读音:Májiǎ【源】 彝族姓(375)。

  • 薩爾都

    读音:Sàěrdū【源】 清满洲八旗姓。世居哈达(23,63,180,260)。清代满族姓氏。世居哈达地方,乃满八旗姓氏之一。《清通志·氏族略》收载,未详其他。

  • 读音:liǎo【源】系自姬姓。皋陶庭坚之后封于蓼(故城在今河南固始东之蓼城岗),后为楚公子变所灭,子孙以国为氏(6,7,12,15,17)。【变】又作鄝(91)。【望】太原(17,60,418)。【人

  • 运期

    读音:yùn qī梁鸿易姓运期,名曜。(见《后汉书·逸民传》)

  • 拔汗那

    读音:Báhànnà【源】 北周时人姓,见《后周书》(17,62)。《姓氏词典》 引 《姓觿》 收载,未详其源。

  • 翰顏

    读音:Hànyán【源】 清满洲八旗姓。凡三派,出嫩河、赫林台、达呼里(23,63,180,260)。

  • 葉古祿特

    读音:Yègǔlùtè清代蒙古族姓氏。世居察哈尔地方,为蒙八旗姓氏之一。《清通志·氏族略》收载。

  • 都雅爾

    读音:Dūyǎěr【源】清满洲八旗姓。世居珲湖理努克特勒(23,63,180,260)。 【变】清时驻防呼伦贝尔、索伦等地满洲八旗中均有都拉尔氏(259,260),镶黄旗满洲佐领波勒托之妻为都喇尔氏(

  • 读音:Shī/Shy,Shr【源】 见《清稗类钞·姓名类》(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