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zhù

【音】 亦音拄(Zhǔ)(15)。【源】 ①古烈山氏之子柱,为稷神,后世以名为氏(7,60)。②周时老聃(即老子)为柱下史(侍于殿柱之下之官),其后以官为氏(7,12,15,60)。【望】 河南(17,418)。【布】 四川成都(91)、台湾台北、屏东(64,68,261)、浙江杭州,北京等地均有此姓。【人】 柱厉叔,春秋时事莒敖公(17,21)。


现行罕见姓氏。今四川之成都有分布。《郑通志·氏族略》 亦收载。其源不一: ① 《姓氏考略》 注引《姓苑》 云: “出自古烈山氏之柱,为稷神,后世以为氏。” 烈山氏,亦作列山氏。相传其子柱能殖百谷疏果,故立为稷正,此以名为氏,当系出姜姓。②郑樵注云: “柱下史官之后。古有柱厉叔。” 《姓氏考略》 则称: “周老耼为柱下史,其后氏焉。” 则此当以官为氏,系出李氏。

猜你喜欢

  • 读音:Zhái【源】 见《姓苑》(15,21,24)。【布】 山西汾阳(278)、山东长清(317)等地均有此姓。【人】 宅师,汉时人,见《印薮》(21,24)。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山西之离石、临汾等地

  • 读音:Zhuàng【音】 壮、庄古时相通,故亦音Zhuāng(24)。【源】 见《姓氏急就篇》(17,62)。【布】 湖南湘潭(373)、江西广丰(328)、上海嘉定(351)、台湾台东、台中(64、

  • 參胡

    读音:Shēnhú历史上罕见复姓。《中文大字典》 引《史记·楚世家》 收载。《史记·楚世家》载: 古帝颛顼裔孙有吴回,“吴回生陆终。陆终生子六人,坼剖而产焉。其长,一曰昆吾; 二曰参胡;

  • 读音:Miè【综】 源出不详。现代罕见姓(91)。现行罕见姓氏。今甘肃之酒泉有分布。《新编千家姓》 收载; 《姓氏词典》 引 《新元史》 亦收,其注称: “元有灭里”。未详其他。

  • 函谷

    读音:Hángǔ【源】 其先为函谷关守关之吏,因以为氏(24)。历史上罕见复姓。《续通志·氏族略》 收载。其注引《古今姓氏书辨证》云: “其先为函谷关守之吏,因以为氏。”此以地为氏。历史上秦、

  • 读音:Kēng【音】 又音亢(Kàng)(17)。【源】 见《姓苑》(15,21,24)。【望】 东鲁(17,418)。【布】 河北徐水有此姓。【人】 坑进良,明时福建人,嘉靖进士(15,21)。现行

  • 多羅科

    读音:Duōluókē【源】 清蒙古八旗姓(23,63)。【人】 多罗科苏班岱,清镶黄旗人,世居义州,顺治初授三等男(23)。清代满族姓氏。《清通志·氏族略》收载。清初,满八旗之镶黄旗人苏斑岱,即

  • 回鶻

    读音:Huíhú【综】 西夏人姓(240)。《姓氏词典》 引 《新元史》收载。其注云: “回纥姓。以民族名为姓氏。回鹘即回纥。元有回鹘·萨里。”

  • 读音:nì【音】 亦音Nèi(86)。【源】 见《姓氏急就篇》(11,25)及《广韵》(11,239)。【望】 平原(17,418)。罕见姓氏。《汉语大字典》 收载并注此音。其注引 《集韵》云:

  • 鞏鄂拉提

    读音:Gǒng’èlātí【综】 裕固族姓。拉格家、大头目家、杨哥家、罗儿家、曼台等部落均有此姓。世居甘肃肃南,亦作〔巩鄂拉〕,清末民初时采用汉姓郭氏(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