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qǐ

【源】 ①系自姒姓。周武王封夏禹之后东楼公于杞(故城在今河南杞县),后灭于楚,其子孙以国为氏(6,9,12,17,60)。②彝族姓。亦作自(128,212)。【望】 齐郡(60)。【变】 东汉末杞康避董卓之难改姓抱(12,21)。【布】 河南内黄(365)、台湾(64,68,261)、广东顺德(363)、怀集、云南泸西(374)、巍山(130)、景谷等地均有此姓。【人】 杞子,春秋时秦大夫(21)。杞开,宋时建炎年间知龙溪县(21)。


现行较罕见姓氏。分布颇广: 今山西之太原、临汾,甘肃之永登,湖北之武昌,安徽之贵池、云南之陇川、路南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彝族、傈僳族有此姓。《郑通志》、《续通志》 之 《氏族略》亦俱收载。郑樵注云: “姒姓,夏禹之后,成汤放桀,其后稍绝。武王克纣,求禹后,得东楼公而封之于杞。今东京雍邱县即杞故城,子孙以国为氏。又,杞康汉末时避董卓难改姓 ‘抱’。《北史》 有抱嶷、抱老寿。”

春秋时齐有杞梁; 宋代有杞开,芜湖令; 明代有杞原庆。

猜你喜欢

  • 读音:Tù/Twu【源】汤之支裔有䣝氏(19,21)。䣝,古邑,即左冯翊䣝阳亭(故城在今陕西合阳),当以邑为氏。

  • 堅贊

    读音:Jiānzàn【综】 藏族姓。清四川明正土司辖木坪(后改姓江)、辖木雅(后改姓甲),其父坚赞大结,氏族姓为坚赞(436)。

  • 桐里

    读音:tóng lǐ【源】①因所居主里有桐树,因以为氏(60,62)。②或相里氏讹为桐里氏(7,60)。 【人】桐里夫,晋时河东人,博昌令(21)。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亦收。《姓氏考略》注

  • 叔相

    读音:Shūxiàng《姓氏词典》 引 《姓谱》收载,未详其源。

  • 奈尼

    读音:Nài ′ní景颇族姓氏,汉意为 “芋头”,以为氏。未详其他。见《中国人的姓名·景颇族》。

  • 拖囉

    读音:Tuōluō【综】 清驻防杭州满洲八旗有拖啰氏(256)。

  • 餘於

    读音:Yúyū《姓氏词典》 收载并注此音,其据《北史》云: “南北朝时有馀於罗暇。”未详其源。

  • 公师

    读音:gōng shī晋穆公之子桓叔公师之后。(见《世本》)▲〈晋〉公师彧,襄陵人。

  • 俟元

    读音:sì yuán【综】 代北姓,后改为元氏(12,15,21,63)。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后改为单姓元。

  • 吉克

    读音:Jíkè【综】 彝族姓。四川德昌有此姓(333)。现行彝族姓氏。今四川之马边、峨边等地均有分布。此姓系马边、峨边等县公安局提供,未详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