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màn

【源】 ①颛顼时以少昊之子中有德业者,赐姓曼氏,见《姓氏寻源》(60,62)。②系自子姓(7)。商王武丁季父蔓侯之后有曼氏(60,62)。一说,为曼伯之后(17)。【望】 南阳(17,418)。【布】 山东长清(317)、上海嘉定(351)、安徽淮南(362)、新疆呼图壁(342)、昌吉、北京、陕西彬县、甘肃临潭等地均有此姓。【人】 曼满,春秋时郑大夫(17)。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山西之临汾、忻州,湖北之老河口,贵州之江口等地有分布。汉族、傈僳族有此姓。《续通志·氏族略》亦收载。其源不一: ①《姓氏考略》据《黄帝传》云: “颛顼时以少昊之子一人有德业者,赐姓曼氏。”②又据《路史》注云: “武丁季父蔓侯之后有曼氏。”武丁即商高宗,故此当系出子姓。③《续通志》注引 《姓氏辨证》 曰: “出自子姓,商王后。春秋为时邓国,楚、郑皆有夫人邓曼也。”称“夫人邓曼”,与称“齐姜”、“宋子”相类——上字称国,(邓、齐、宋,皆然);下字称姓(姜、子、曼均是)。此以姓为氏,亦当系出子姓。

汉代有曼满。

猜你喜欢

  • 布更

    读音:Bùgēng珞巴族姓氏,出自苏龙部落。本母系之氏族名,其图腾为鸡蛋。或以氏族名代姓。见《中国人的姓名·珞巴族》。

  • 读音:Shù【源】 见《姓苑》(21)。一说,即䜣氏(26,60,62)。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山西之长治、临汾等地有分布。《山西人口姓氏大全》收载,未详其源。

  • 毌將

    读音:Guànjiāng【综】 源出不详。见《新编千家姓》,大陆北方有此姓(73,91)。罕见复姓。《新编千家姓》收载; 《中国姓氏大全》称: “现代北方有(此姓)。” 《郑通志·氏族略》 作

  • 蘇倫木

    读音:Sūlúnmù【综】 清正红旗蒙古马甲吴什之妻为苏伦木氏(260)。

  • 读音:Biàn【源】 见《姓苑》(6,7,12,15,21)。【望】 汲郡(17,418),辽东(7)。【布】 浙江上虞(279)、安徽淮南(362)、江苏建湖等地均有此姓。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山西之太

  • 读音:Nán【源】 清时云南丽江府北路土千总喃氏,世传四代,后无闻。世居康靖地方,东至康普白岩山30里,南至怒江50里,西至窝路岩桥30里,北至岩瓦岩桥70里(253)。现行阿昌族姓氏。今云南之陇川有

  • 吐突

    读音:tǔ tū【源】 以部族名为氏。北魏时女水上有吐突邻部,见《北史》(11,60)。【望】 河西(17,418)。【人】 吐突承璀,唐时之代人,以黄门直东宫,累擢左监门将军、左神策护军中尉、封蓟国

  • 吴雅

    读音:Wúyǎ《姓氏词典》收载,其据《中国人名大辞典》注云: “满族姓氏。清康熙时礼部侍郎傅达礼,姓此氏。”(按: 疑此即《清通志·氏族略》所收之“乌雅”之别译,后改为单姓“吴”。)

  • 读音:Liàn【源】 见《通志·氏族略》(12)、《正字通》(86)。【变】 一作䜌(7)。【望】 南郡(17,418)。【布】 北京、四川成都等地均有此姓(91)。【人】 恋祕,汉时南

  • 臼季

    读音:jiù jì【源】 ①系自姬姓。春秋时晋国司空胥臣,字季子,食采于臼,谓之臼季,其后有臼季氏(60,62)。②系自姜姓。齐公子臼季之后有季氏,见《元和姓纂》(6,12,21)、《万姓统谱》(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