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gù

【源】 见《姓苑》(7,9,12,15)。汉时丁零人有此姓,见《通鉴》(242)。丁零,古族名,汉时主要分布于今贝加尔湖以南地区,至南北朝时逐渐与其它民族融合,留在漠北的大部分丁零,《晋书》称敕勒,《隋书》作铁勒。【望】 河东(17,418)。【布】 安徽淮南(362)、甘肃永昌(392)、浙江萧山(209)、江山(325)、山东新泰(359)、天津、福建邵武等地均有此姓。【人】 故堤,汉时丁零部翟辽故将(17,242)。故宿,宋时合肥县丞(15,21)。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河北之黄骅、山东之东平、山西之太原、河南之卢氏、广东之吴川、四川之通江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姓氏。《郑通志》、《续通志》 之《氏族略》 亦俱收载,初见於 《姓苑》。《姓氏词典》据《姓觿》 注云: “古代我国少数民族姓。丁零部族有故堤。”

宋代有故宿,字武平,合肥县丞。

猜你喜欢

  • 读音:Bǎo【综】 源出不详。见《新编千家姓》(73,91)。江西宁都有此姓(280)。罕见姓氏。《新编千家姓》 收载,未详其源。

  • 读音:Zhī【源】 见《康熙字典》(62,80,91)。一说,“㞢”为古“之”字,故即“之”姓(91)。罕见姓氏。《中国姓氏大全》引《中国姓氏集》收载,其注云: “一说即 ‘之’姓。

  • 多里多里絲

    读音:Duōlǐduōlǐsī【综】 台湾土著姓。清道光六年,淡水厅下南庄,今苗栗县南庄乡,赛夏族原有土著姓,意为麻丝,后改为丝氏(65)。

  • 達瑚哩

    读音:Dáhúli【源】 清满洲八旗姓。世居乌呼哩(23,63,180,260)。【变】 一作〔达瑚理〕(259,260)。

  • 读音:Hào【源】 与昊、皓两姓通(60,62)。源出西方(泛指中国西北地区),见《姓谱》(60)。现行罕见姓氏。今陕西之韩城有分布。《中文大字典》转引 《姓苑》 收载。《姓氏词典》 引《姓谱

  • 读音:Zhǎn【综】 源出不详。见《新编千家姓》(73,91)。河南洛宁有此姓。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山东之昌乐,山西之大同、朔州等地有分布。汉族姓氏。《新编千家姓》亦收载,未详其源。

  • 沙取

    读音:Shāqǔ《姓氏词典》 引 《宋史》 收载,“宋有沙取禄路。”未详其源。

  • 读音:Hòu【源】 与厚相同(62)。【人】 垕文,汉时人,见《印薮》(15,21)。罕见姓氏。《中文大字典》引《正字通》收载;《姓氏词典》引 《姓苑》亦收,未详其源。汉代有垕文。

  • 伯岳吾

    读音:Bóyuèwú【综】 元时蒙古人姓。即为巴约特之异译(397)。今内蒙古巴林右旗中部蒙古族中有巴牙兀惕氏(384),〔巴牙兀惕〕似即伯岳吾之异译。【人】 卜鲁罕,伯岳吾氏,元成宗后,武宗立,出居

  • 读音:Tǒng【综】 见《中华姓府》(63)、《新编千家姓》(73)。北京、安徽天长等地均有此姓。现行较罕见姓氏。分布颇广: 今湖北之监利、江西之余干、浙江之景宁、福建之浦城、新疆之布尔津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