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姓氏起源>博施

博施

读音:Bóshī

【综】 彝族姓。世居四川大凉山地区(208)。

猜你喜欢

  • 读音:fá【源】 ①必有战伐之功,因以为氏(60,62)。②清镶白旗蒙古马甲六十之妻为伐氏(260)。【布】 浙江上虞(279)、安徽淮南(362)、台湾苗栗(64,68,261)等地均有此姓。【人】

  • 读音:jú【源】 见《姓苑》(15,21,62)。《中国古今姓氏辞典》 引 《姓苑》 收载,未详其源。《汉语大字典》亦收此姓,音zhuó。姑兼收。

  • 裸古

    读音:Luǒgǔ【综】彝族姓。四川德昌有此姓(333)。

  • 斫骨

    读音:zhuó gǔ北齐有此姓,斫骨光弁是也。(见《姓氏考略》)历史上鲜卑族姓氏。《姓氏考略》有载,其注云: “北齐有此姓,斫骨光弁是也。或作所骨、研骨,皆非。”一作“斮骨”。

  • 卜馬

    读音:Bǔmǎ【源】 明时岳州府华容县有卜马氏,为少数民族姓(17,62)。历史上罕见之复姓。《中国姓氏大全》引《中国姓氏集》收载: 《姓氏词典》据《姓觿》亦收,其注云: “明代岳州府华容县

  • 翁尼哩

    读音:Wēngnílī【源】 清满洲八旗姓。世居乌拉(23,63,180,260)。【变】 亦作〔翁尼里〕(180)、〔翁尼理〕(260)。清代满族姓氏。世居乌拉地方,为满八旗姓氏之一。《清通志·

  • 辗迟

    读音:zhǎn chí代北姓,后改为展氏。(见《魏书·官氏志》)

  • 读音:yǎn【源】 ①颛顼帝裔孙皋陶,字庭坚,为舜太士,明五刑有功,赐姓偃氏,封于河东为诸侯,春秋时小国,贰、轸、州、绞、蓼、六、群舒皆其后也。春秋时楚尽灭偃姓之国,其后遂以姓为氏(6,7,12,15

  • 兀羅羅歹

    读音:Wùluóluódǎi【源】 元时蒙古七十二氏中有兀罗罗歹氏(13)。【变】 清《续通志·氏族略》作〔乌噜勒岱〕(24)。

  • 地阿勺普

    读音:Diēsháopǔ彝族姓氏。源于氏族图腾,“地阿勺普”,即以凤为图腾的“凤(氏)族”。或以族名代姓;或为单姓“凤”,盖取“地阿勺”汉意而得姓。见《中国人的姓名·彝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