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
【源】 与两氏不同,见《渔洋说部精华》(63)。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湖北之武汉、四川之成都等地有分布。《新编千家姓》亦收载,未详其源。《中国姓氏大全》称: “一说为 ‘䓣’ 姓所改。”不知其所本。
【源】 与两氏不同,见《渔洋说部精华》(63)。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湖北之武汉、四川之成都等地有分布。《新编千家姓》亦收载,未详其源。《中国姓氏大全》称: “一说为 ‘䓣’ 姓所改。”不知其所本。
读音:Wūliánghǎijìlèmò/Urangha jilame【源】 清蒙古八旗姓。世居辽河(23,63)。【变】 清蒙古镶蓝旗中有吴朗哈济喇默氏、乌朗哈济尔敏氏、乌朗罕济勒们氏,蒙古正蓝旗中有
读音:yì【源】 ①见《姓苑》(15,21,60)。或为奕姓所改(60,62)。②或元时御史大夫、江西行省左丞相亦怜真班之后,以亦为姓(60,62)。【布】 安徽淮南(362)、山东五莲(290)、沂
读音:Cháojiā【综】 清正蓝旗满州笔帖式富昌之妻为朝佳氏(260)。
读音:Yángchá【综】清镶红旗满洲马甲汉泰之妻为杨察氏(260)。
读音:Jiéwú《姓氏词典》据《宋史》收载。“宋有结吴延征。”未详其他。
读音:Shén【源】 见《中国姓氏集》(62)。
读音:Kòu寇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一是以官名为姓氏。苏忿生为周武王司寇,卫康叔在周任司寇,他们的子孙都以官名为姓。二是少数民族改姓。南北朝时北魏鲜卑族有古口引姓,进入中原后改为寇姓。寇姓早
读音:Gōu【源】①见《姓苑》(6,10)。系自姬姓。周灵王太子王子晋之子宗敬之后,见《姓源》(17)。或云,周卿士食采于缑(故城在今河南偃师南),子孙改姓为缑(12,21,60)。②北魏时改代北复姓
读音:Zhālātái【源】 元时蒙古人姓,扎拉台为部落名,当以部为氏(24)。【变】 亦作〔扎剌台〕、〔札剌儿台〕(57)、〔扎拉尔台〕(13,24)、〔札剌台〕(61)、〔札剌儿歹〕(13)。【人
读音:Xūn【源】 见《姓源》(15,21,63)。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四川之成都、山西之雁北及晋中地区有分布。汉族姓氏。《新编千家姓》收载; 《中文大字典》转引 《姓苑》亦收,未详其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