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
【源】 见《姓苑》(15,21,60)。【布】 河南温县(284)、河北卢龙(289)、浙江上虞(279)、开化(310)、杭州(62)、江苏高淳(305)、山东五莲(290)、台湾(68,261)、四川简阳(62)、米易、湖北沔阳等地均有此姓。
现行罕见姓氏。今浙江之嵊县有分布。汉族姓氏。此姓系嵊县公安局提供,未详其源。
一音chuán,亦为现行姓氏。
【源】 见《姓苑》(15,21,60)。【布】 河南温县(284)、河北卢龙(289)、浙江上虞(279)、开化(310)、杭州(62)、江苏高淳(305)、山东五莲(290)、台湾(68,261)、四川简阳(62)、米易、湖北沔阳等地均有此姓。
现行罕见姓氏。今浙江之嵊县有分布。汉族姓氏。此姓系嵊县公安局提供,未详其源。
一音chuán,亦为现行姓氏。
读音:Yīnɡ/Ing【综】 源出不详,见《中日姓氏汇编》(401)。
读音:Nǎo【综】 脑解,南北朝时梁国江东太守,见《江醴陵集》(21)。现行罕见姓氏。今山西之忻州有分布。《山西人口姓氏大全》收载; 《姓氏词典》 引 《新元史》亦收载,未详其源。元代有脑忽。
读音:Lián廉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一是以祖辈名字为姓氏。颛顼之孙秦大廉之后,以祖父字为氏。二是以官名为姓氏。元时,布鲁海牙拜廉访使,奉命之日,正值其儿子出生,喜曰:“吾闻古以官为姓,天其
读音:Húěrhàn【源】清蒙古八旗姓,世居大凌河(23,63,180,260)。清代蒙古族姓氏,世居大凌河地方。为蒙八旗姓氏之一。《清通志·氏族略》 收载。
读音:Jùnméng【源】 西羌复姓,见《广韵》(78)。【变】 ①后改为蒙氏(78)。②亦作〔㒞蒙〕(26,60)、〔蒙〕(9)。古代羌族人姓氏,“关中”地区有分布
读音:Yīng应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一是以国名为姓氏,源于姬姓。周武王之子被封于应(今河南平顶山),为应侯,子孙以封国为姓,遂为应氏。二是少数民族姓氏,历史上西域姓氏中有应氏。应姓发源于河
读音:xiāo隋炀帝诛杨玄感,改其姓为枭。(见《通志·氏族略。以凶德为氏》)武则天改萧良娣姓为枭。(见《唐书》)
读音:Bóshǐ【综】 彝族姓。四川盐边、云南大姚等地均有此姓(375)。
读音:Wányán现行罕见复姓。今北京有分布。汉族姓氏。《续通志》、《清通志》之 《氏族略》 亦俱收载,其源不一: ① “完颜”本女真部落名,世居松花江以东。既建金国,部民即以部为姓,遂有
读音:Yībó【源】 ①清满洲八旗姓。世居宁古塔(23,63,180,260)。亦作〔伊博〕(180,260)。②元时蒙古耶卜氏,清《续通志·氏族略》作伊伯(24)。少数民族姓氏。蒙古族、满族皆有此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