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Hóu

侯姓是个多源的姓氏,来源主要有四个。一是以爵位为姓氏,出自姬姓。春秋时晋侯缗为晋武公所灭,子孙逃奔他国,以原封爵位“”为姓氏。二是以封地为姓,出自姒姓。夏后氏的后裔受封于侯国,子孙即以侯为姓氏。三是为春秋时郑国大夫侯宣多、侯羽之后。四是源自少数民族改姓。南北朝时,北魏有代北复姓侯奴氏、侯伏氏,进入中原后皆改为汉字单姓“”姓。

侯姓虽源出多支,但早期主要是在今河南、山东省境内繁衍。秦汉之际,在今河北省中、西部地区,已有侯姓人家居住,并很快成为当地的盛族。魏晋南北朝时期,侯姓有部分迁至今贵州、四川、广东、内蒙古、辽宁等地。唐代《元和姓纂》列上谷、丹徒、三水、绛郡(今山西新绛)、河南(今河南洛阳)为侯氏郡望。侯姓还分布于今陕西、福建的一些地区。到了宋明时期,侯姓的聚居点已遍布今湖南、湖北、江苏、江西、浙江、广西、北京、上海等省区市。从清初开始,福建、广东的侯氏陆续有人渡海赴台,此后,又有移居海外者。

侯姓历史人物有侯方域,明末清初文学家,擅长古文与写诗,效法韩愈、欧阳修,与方以智、冒襄、陈贞慧合称为四公子。侯方域曾与名妓李香君相爱,权贵田仰迷恋香君的美色和才华,欲强娶香君,香君至死不从,撞墙自尽,血溅扇面。时人杨文骢借血迹绘成桃花,孔尚任根据此故事写成传奇《桃花扇》。侯宝林,中国现代相声大师。抗战期间,侯宝林与郭启儒合作,用高雅的情趣、质朴的格调代替了传统相声粗俗的风气,极受老百姓喜爱。晚年,他注重曲艺理论研究,著有《相声溯源》《相声艺术论集》。

侯姓在《百家姓》中排在第二百三十位。


【源】 ①相传仓帝史皇氏,名颉(即黄帝史官仓颉)姓侯冈,其后有仓氏、史氏、侯氏、侯冈氏、夷门氏、仓颉氏等(4,17,21)。 ②系自姒姓。夏后氏(即禹)之裔封于侯(故城或在今陕西泾阳境),子孙以邑为氏(7,12,60)。 ③系自姬姓。战国时晋侯缗为曲沃武公(即晋国始君晋武公)所灭,子孙奔他国,以侯为氏,见《唐书·宰相世系表》(6,7,11,60)。 ④春秋时郑大夫侯多之后(11,60,62)。⑤北魏时胡古口引氏、侯奴氏、渴侯氏、古引氏、俟伏侯氏均改为侯氏(6,7,12,17,60)。⑥清满洲人姓,世居沈阳(23)。⑦傈僳族以猴为原始图腾的氏族,汉姓为侯(148,149)。⑧瑶(118,119)、彝(130)、畲(244)、苗(205)、土家(387)、满(344)、蒙古(344)等民族均有此姓。【变】 俗作〔矦〕。【望】 上谷(17,21,60,418)。【布】 分布较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25%,为中国人口最多的一百个姓之一。尤以湖南、安徽、河南、辽宁等省多此姓,四省侯姓约占全国汉族侯姓人口48%。【人】 侯羽,春秋时郑大夫(21)。


现行常见姓氏。分布很广: 今北京,河北之尚义,山东之平邑、龙口,内蒙古之乌海,江西之金溪、峡江,广东之澄海,广西之田林,云南之河口、陇川,四川之合江等地均有分布。汉、满、回、苗、彝、瑶、土家等多个民族有此姓。《郑通志》、《清通志》 之 《氏族略》 亦俱收载。其源不一: ① 《姓氏考略》 注云: “出自姒姓,夏后氏之裔,封於侯,子孙以为氏。” (按: 此当以国为氏。然郑樵云: “或云‘夏后氏之裔封於侯’,无义。未闻有国号 ‘侯’ 者也。”) ②郑樵注云: “姬姓。晋侯缗之后也。二十八年 (按此晋缗侯二十八年,当鲁庄十六年,亦即公元前678年) 曲沃武公伐晋侯缗而灭亡。缗之子孙适他国,称侯氏,以爵为氏也。” ③ 《姓氏考略》 又注:“郑大夫侯宣多、侯羽之后。” ④为北魏姓所改。《姓氏考略》注引 《魏书·官氏志》 云: “胡古口引氏后改为侯氏”; 其引 《路史》 云: “魏侯奴氏、渴侯氏、古引氏、俟伏侯氏,并改为侯氏。”⑤郑樵又云: “后魏有侯植 (按: 《中文大字典》注引 《唐书·宰相世系表》载:“……郑有侯宣多,生晋,汉末徙上谷,裔孙恕,为北地太守,因家北地山水。四世孙植,从魏孝武西迁,赐姓侯伏氏,又赐姓贺吐,其后复旧。是侯植,乃侯宣多之后) 从孝武西迁,赐姓侯伏氏,又赐姓贺屯氏,其后复旧,改为侯氏。是侯伏氏、贺屯氏 (或贺吐氏) 亦改为侯氏。望出上谷。”

战国时魏有侯嬴; 汉代有侯封,高帝时酷吏; 唐代有侯君集、侯固; 明末有侯方域,复社文人; 当代有侯德榜,化学家。

猜你喜欢

  • 纈那

    读音:Xié'nā【源】 以地为氏,见《魏书·官氏志》(7,9,60)。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 收载,其据《魏书·官氏志》注云:“以地为氏。”未道其详。

  • 读音:Bà【音】 又音霸(Bà)(91)。【源】 见《集韵》(86)。或系罢敌氏所改(62)。【布】 台湾花莲有此姓(68,261)。罕见姓氏。《新编千家姓》 收载,未详其源。(按:《汉语大字典》

  • 胡非

    读音:hú fēi【源】 系自妫姓。陈胡公后有公子非,其后子孙为胡非氏,见《风俗通》(1,6,12,17,60)。【人】 胡非子,战国时人,著有《胡非子》三篇(6,21)。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

  • 悉诺

    读音:xī nuò吐蕃酋长有悉诺姓。(见《唐书·吐蕃传》)

  • 读音:É【综】 源出不详。现代罕见姓(73,91)。现行罕见姓氏。今云南之泸水有分布。傈僳族姓氏。《新编千家姓》 收载。《中国姓氏大全》注云:“四川有峨眉山,居者以山名为姓。”不知其

  • 象雄

    读音:Xiàngxióng古代吐蕃族姓氏。吐蕃自达磨赞普被杀后分裂为四,其一在今后藏,即阿里王系。此系又分而为三:孟域、象雄、布让。象雄氏,当以部族为姓。参见《中国通史》。

  • 畢力央

    读音:Bìlìyāng【综】 达斡尔族姓(莫昆名)。属毕力央哈拉,汉姓为毕、杨(189)。达斡尔族姓氏。本氏族名,以为姓。后或改单姓毕、杨。毕,取“毕力央”之首音谐“毕”而得; “杨”,则取其

  • 希利垔

    读音:Xīlìyīn【源】 南北朝时为今新疆或中亚一带民族的姓氏,见《南齐书》(425)。

  • 读音:zhào【源】 ①本作肁,户之始也,见《说文》。当以户为氏(60,62)。②战国时赵大夫肇贾之后,见《国策》(60,62,91)。③清时满洲八旗姓爱新觉罗氏后有改姓肇者(180)。今满族姓(18

  • 读音:Gōng龚姓的来源主要有三个,一是上古时期黄帝大臣共工氏之后。二是改姓,源自“共”姓,共氏因避难加龙成“龚”姓。三是以国名为姓。共国本为商朝诸侯国,后被周文王所灭,后世子孙遂以国名为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