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龢
【源】 见《中国著者号码编制法》(63)。龢为和之古文,故似龢即似和。
【源】 见《中国著者号码编制法》(63)。龢为和之古文,故似龢即似和。
读音:Jīng【源】 或系泾阳氏所改(62)。亦见《新编千家姓》(73,91)。【布】 北京有此姓。罕见姓氏。《新编千家姓》收载; 《姓氏词典》亦收,其注据 《姓考》 云: “系泾阳氏所改。”
读音:Gù【综】 或系顾姓所改,亦俗作〔〕。今汉、满、蒙古等民族均有此姓。分布较广,但人数不多。现行较罕见姓氏。今黑龙江之嫩江县、河北之围场、浙江之椒江市、云南之邱北等地均有分
读音:dá bù gān与“达薄干”同。
读音:Rú茹姓源于改姓,为后魏三字姓普六茹所改。茹姓历史人物有北宋舒城人茹孝标,少年时负节气,勤奋好学。出任江州知州时,管理有方,成绩卓然。茹姓在《百家姓》中排在第三百三十一位。【音】 茹氏有Gū
读音:Guāráoshí【综】 云南怒江地区傈僳族氏族姓。以荞为图腾的氏族,称刮饶时,亦作〔括饶息〕、〔木必息〕、〔挂扒〕、〔括扒〕,为傈僳族第一大姓,汉姓为乔、或木(148,149,150)。
读音:Héguān【源】 賨人以鹖冠为姓,见《风俗通》。鹖性健斗,故以其羽饰武士冠。《汉书·艺文志》载,楚有贤人鹖冠子,其后当以为氏(60,62)。賨人,秦汉时湖南、四川地区少数民族,即今土家族先民。
读音:Pǔjiān珞巴族姓氏。出自嘎义氏。源於博嘎尔部落,为父系氏族,后或以为姓。见《中国人的姓名·珞巴族》。
读音:fèng【源】 ①汉初齐人娄敬,向高祖献西部关中之策,赐姓刘氏,号为奉春君。其后以号为氏(60,62)。亦见《姓苑》(7,9,12,15)。 ②明、清时云南州猛缅长官司(今临沧)土长官、大侯州(
读音:chì dòu【源】鲜卑柔然族之姓,系叱豆浑之省译(60,62)。鲜卑有叱豆氏,叱豆浑是也。(见《西秦录》)
读音:Jià【综】 源出不详。见《新编千家姓》(73)。江苏高淳(305)、山东沂水(332)、安徽淮南(362)、甘肃永昌(392)、台湾花莲(68,261)等地均有此姓。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山西之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