伐
【源】 ①必有战伐之功,因以为氏(60,62)。②清镶白旗蒙古马甲六十之妻为伐氏(260)。【布】 浙江上虞(279)、安徽淮南(362)、台湾苗栗(64,68,261)等地均有此姓。【人】 伐子,周时人(60,62)。
现行罕见姓氏。今广东之吴川有分布。《姓氏考略》收载,其注引清人张澍之说云: “必以有战伐之功,因为氏。”
周代有伐子。
【源】 ①必有战伐之功,因以为氏(60,62)。②清镶白旗蒙古马甲六十之妻为伐氏(260)。【布】 浙江上虞(279)、安徽淮南(362)、台湾苗栗(64,68,261)等地均有此姓。【人】 伐子,周时人(60,62)。
现行罕见姓氏。今广东之吴川有分布。《姓氏考略》收载,其注引清人张澍之说云: “必以有战伐之功,因为氏。”
周代有伐子。
读音:Chán【综】 源出不详。见《中国姓氏集》(62)。台湾台北有此姓(64,68,261)。罕见姓氏。《新编千家姓》 收载; 《姓氏词典》引 《姓氏急就篇》亦收,未详其源。
读音:Shuān【综】 源出不详。河南息县有此姓(302)。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天津之武清、广西之荔浦等地有分布。汉族姓氏。此姓系武清等县公安局提供,未详其源。(按: 闩,当指门闩,疑即以此物
读音:Yēhài【源】 西夏人姓(95)。
读音:Jū罕见姓氏。《姓氏词典》 引 《姓苑》 收载,未详其源。
读音:Hóngyì【源】 清满洲八旗姓。世居洪扬子沟(23,63,180)。【变】 后改为洪氏(180)。【人】 清镶黄旗满洲马甲福星保之妻为宏义氏(260)。清代满族姓氏。世居洪扬子沟地方,乃满
读音:Sūhǔ【综】 土族姓。世居青海互助。系辽金时河西走廊游牧部落“阻卜”之译音,当以部为氏,汉姓为贺(195)。
读音:Yáo【综】源出不详。河北三河(285)、北京等地均有此姓。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北京、上海、江西之新馀、四川之成都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姓氏。《姓氏词典》引 《姓谱》亦收载,未详其源。
读音:Shā’ěr【源】彝族姓。属莎冈家支(375)。
读音:Suǒduōlī【源】 ①清满洲八旗姓(23,63,180,260)。②鄂温克族姓(192)。【变】 ①亦作〔索多理〕(260)、〔索多里〕(180)、〔索多勒〕(192)。②汉姓为索(192)
读音:Bèng【音】 又音多(Duō)(7,12,21)、崩去声(Bèng)(60)。【源】 傰伯綮,见《穆天子传》。伯爵,綮名,是傰以地为氏(60)。亦见《集韵》(86)。【变】 与朋,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