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卷。清朱孝纯(1735-1801)撰。朱孝纯,字子颖,号海愚。江苏东海人,汉军正红旗。乾隆进士,官至两淮盐运使。能画,诗力雄放。为刘海峰先生之高足。姚鼐、王文治盛推服之,称之为“天下绝特之雄才”,
三卷。金成无己(见《注解伤寒论》)撰。该书成于《注解伤寒论》之后,是作者研究《伤寒论》的又一卓著成果。该书摘取《伤寒论》中五十种症候进行了病象、病因、病理及临床施治方面的阐述。辨识精微,言语通俗。如《
八卷。清赵冠卿、龙朝言修,潘肯堂等纂。赵冠卿字蔚堂,河北清丰县人,光绪三年(1877)进士,五年(1879)任崞县知县。按崞志创修于明嘉靖四十五年知县尹际可,其后万历间知县陆寿光及清乾隆二十一年邑令顾
无卷数。清王植(详见《四书参注》)撰。该书取《太极图说》、《通书》、《西铭》三书,将朱熹之注列于前,采诸家之说附于后,亦时时参以己意。王植于宋五子书皆有注,因《皇极经世书》、《正蒙》二书注者较少,故王
八卷。清高孝木(1649-1726年以后)撰。高孝木,字大立,号青华。浙江嘉兴人,康熙三十年(1691)进士,官绩溪县知县。孝木虽年届四十始作诗,然罢官后放浪山水之间,故其诗洒落有清气,但深厚不足。本
① 二卷(广仓学宭丛书本)。王国维(1877-1927)撰。国维字静安,亦字伯隅,号观堂,又号永观,海宁(今浙江海宁县)人。近代著名语言文字学家。早年研究西方哲学,后又攻治经史,潜心古文字研究,故能集
八卷。清刘云份(生卒年不详)编纂。刘云份淮阴(今江苏淮阴县)人。此集为唐诗合集。共八卷。集前,有康熙四十二年(1703)李翰照序。据称刘云份曾有《十三唐人诗》,又辑为此本。此集专选唐代诗人中刘姓八家之
八卷,首一卷。清王康修,臧岳纂。王康,北京市大兴县人,雍正五年(1727)进士。乾隆六年(1741)任淄川县知县。臧岳,濮州人,康熙四十七年(1708)举人,雍正八年任邑县教谕。王康掌淄川二年后,谋续
二十六卷。明徐阶(1494-1574)撰。徐阶生平详见《岳庙集》。是集为徐阶诗文集。凡二十六卷。其中文二十四卷,赋、颂、诗、词二卷。徐阶为官数十年,位居首辅。对裨政多所匡救。对诗文则非所留恋。其诗多感
二卷。葡萄牙阳玛诺(?-1659)撰。阳玛诺字演西,耶稣会士,1601年在果阿完成学业后,到澳门教神学六年。1601年到中国,先后在韶州、南京、杭州、宁波、南昌、福州、延平等地传教,最后死于杭州。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