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四库百科>青囊奥语

青囊奥语

一卷、附《青囊序》一卷。旧本题唐杨筠松(详见《撼龙经》)撰,《青囊序》是杨筠松弟子曾文(生卒年不详)撰。曾文辿,相传为赣水(今属江西省)人,因得杨筠松之术,后传于陈抟。撰有《青囊序》一卷。《青囊奥语》,以述阴阳顺逆九星化曜,辨山水贵贱、识穴位应吉凶等为要旨。内言依二十四山水顺逆颠倒,或寻得宝穴,或遭遇火坑,认金龙经纬,知化气生克;称二十四山分为五方,据五方之位述荣枯死生及立穴辨穴之法,强调以星辰辨吉凶之穴。《青囊序》是曾文为杨筠松《青囊奥语》所作序文。内言二十四山顺逆成雌雄之龙,存阴阳玄妙之理。又仿《说卦》言阴阳顺逆之例,以亥卯未寅午戌巳酉丑申子辰为四局,反复推衍得四十八局。阳用左旋,阴从右转;强调山水阴阳龙神生旺之方,而不拘泥三节四节之说。详述量山步水之法及得穴受气之方。总之,《青囊序》对于发挥《青囊奥语》之义颇为详尽,所以《青囊序》与《青囊奥语》并行于世,世称杨曾“青囊经”。后世学者对此书甚为推重。托名为宋代吴克成、吴景鸾父子的《天玉经外传》、《四十八局图》及元代刘秉忠的《天玉经》,都脱胎于此书。说明此书对后世堪舆学说的影响之深。此书盛传于明代以后,其真伪也难以考证。虽然吉凶祸福、荣辱贵贱之说未必真如其书所言,但其流传广泛且历时久远,对于研究古代相地之说,仍有可参之处。现存明《地理大全》本、清《四库全书》本。

猜你喜欢

  • 玄览

    八卷。明朱谋(生卒年不详)撰。朱谋字郁仪,明宁献王七世孙,万历间,封镇国中尉,管理石城王府事。贯串群籍,通晓朝章典故,平生著述一百余种。有《周易象通》,《诗故》,《邃古记》,《春秋戴礼》,《鲁议笺》,

  • 集虚斋学古文

    十二卷。清方楘如(约1711年前后在世)撰。方楘如字若文,一字文輈,淳安(今浙江淳安县)人。康熙四十五年(1705)进士,官丰润知县。少年受业于毛奇龄,博学强记,通经史百家,工于古文,其制举业最有时名

  • 春秋左传正义

    六十卷。唐孔颖达(详见《周易正义》)撰。唐太宗贞观初年,敕令颜师古正定五经文字,后“又以儒学多门,章句繁杂,诏国子祭酒孔颖达与诸儒撰定五经义疏,凡一百七十卷,名曰《五经正义》,令天下传习。”《五经正义

  • 东堂词

    一卷。宋毛滂(1055-1120)撰。毛滂字泽民,衢州江山(今属浙江江山)人,官至祠部员外郎,知秀州。元祐中,苏轼守杭州,毛滂为法曹,任满当去,已行抵当阳,苏轼闻有人歌其《惜分飞词》,大加欣赏,折简追

  • 汇抄三馆字例

    六卷。此编为前清宣统朝国史、方略、会典三馆合纂官书,汇集国史馆《正字考》、方略馆《字例》,会典馆《字例》和《字体画一例》等书抄录而成。卷首有例言三则:一、国史馆《正字考》,本馆初校书时所据之本也;二、

  • 安县志

    三十卷首一卷,清杨英灿纂修。杨英灿,曾任安县知县。安县志始修于乾隆五十四年(1789)县令张仲芳,分十六目,以四门统之。除建置外,另以庶富教为三门。嘉庆十七年(1812)四川修通志,檄徵邑乘,杨英灿因

  • 孟义订测

    七卷。明管志道编。管志道字登之,娄县(今江苏昆山县东北)人,生年不详。官至南京刑部主事。此书注解《孟子》,分订释、测义二例。所谓“订释”,指取朱熹的注释而加以订正;所谓“测义”,指自出其义。《四库提要

  • 盦斋丛书

    二十一种,四十四卷,清徐乃昌(生卒年不详)编。此丛书所收著作二十一种,多为乾、嘉、道、咸四朝鸿生巨儒的著作,后附徐乃昌自己的著作。徐氏曾游学京师,孰悉当时学者的著述,主张。丛书所收如田普光《后汉儒林传

  • 中庸心悟

    一卷。清沈辉宗(详见《大学参证》)撰。是书无序例,也不署名氏,因其附于《学庸参证》后,故知为辉宗所作。首定序次,以“天命之谓性”至“万物育焉”为第首支,是总冒。“仲尼曰:‘君子中庸’”至“强哉矫”为第

  • 孝经内记图

    一卷。清黄奭(详见《孝经》)编辑。题下注云,记一作事。所引《开元占经》六十三条,均抄自马国翰辑本。附以见《御览》者十条,其中同见《说郛》《古微书》者九条,单见《说郛》者一条。所引“大角为坐侯”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