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四库百科>重修平遥县志

重修平遥县志

①二卷。清陈时恂纂修。陈时恂,江苏兴化县人。出身进士,康熙十一年(1672)任平遥知县。按平遥自昔无传,其书创修于明嘉靖间,继修于明万历初,又修于万历末,而后则阙失。此编修于康熙十二年(1673),全书二卷,十二类,分为:一类地里志:图考、沿革、星野、疆域、山川、形胜、风俗、古景;二类赋役志:户口、地亩、赋税、农桑、土贡、徭役、杂差、屯田、商税、盐课、酒课、土产;三类官师志:职制、历官;四类学校志:庙庑、学田、书院;五类建置志:城池、堡寨、公署、堤堰、桥梁、乡图、坊牌、镇集、城市;六类选举志:甲科、乡科、岁贡、生员、赠封、例贡;七类祀典志:坛壝、庙制;八类人物志:乡宦、孝行、贞烈、义行、隐逸;九类:武备志:兵役、军器、军装、屯田;十类古迹志:楼台、城阁、庙宇、寺观、坟墓;十一类灾异志:地震、水旱、虫灾、兵劫;十二类艺文志:碑、记、诗咏。此志乃继明万历志而作,虽博稽遐采以损益旧志,纲举目张,逐条附以独断,然书中舛错脱漏甚多,细枝节目,又未能详明,难供览阅。②八卷。清王绶修,康乃心纂。王绶字诫亭,兰州人,出身进士,康熙三十九年(1700)任平遥知县。康乃心字太乙,一字孟谋,别号飞浮山人,郃阳县人;康熙三十八年(1699)经元,未仕。此编为王绶掌平遥时,乃心游晋,取道平遥,王绶遂留其修县志,志成于康熙四十五年(1706)。此志分目过繁,每目记载事实较少,然艺文志类几乎占全书一半,唯其中所收金石文字大抵在遭明末兵燹之后,文献毁灭无遗下,四处搜罗,存什一于千百,极为珍贵。

猜你喜欢

  • 存审轩词

    二卷。清周济(1781-1839)撰。周济字保绪,一字介存,号止庵,荆溪(今江苏宜兴)人。少能属文,常与包世臣议论经世之学。曾研习兵书,兼习击刺骑射。嘉庆十年(1805)进士,授官淮安府学教授。因与知

  • 紫阳通志录

    四卷。清高世泰(生卒年不详)撰。高世泰字汇旃,无锡(今属江苏)人。明崇祯进士,官至湖广提学佥事。笃守家学,于梁溪修葺道南祠丽泽堂,同高愈等在此讲学。祁州刁包往返与高世泰论学,故有南梁祁北之称。著有《五

  • 钦定巴勒布纪略

    二十六卷。清乾隆帝敕撰,方略馆编纂。记第一次西藏和巴勒布边境事件。乾隆五十三年(1788)三月,巴勒布(今尼泊尔)贵族都尔萨野与西藏地方势力勾结,侵占西藏聂拉木、济咙、宗喀等地,西藏告急。清廷命侍郎巴

  • 还砚斋易汉学拟旨

    一卷。清赵新撰。此书用笔记体例,分条论说。对六十四卦只部分诠释。每卦之爻亦不全释,或释一二爻,或不释爻辞,只释象辞。其说以汉易为宗,所引十之八九来自虞翻。虞翻于易象不知、易理未解之处,则参用虞氏卦变爻

  • 缀白裘合选

    四卷。卷首题郁冈樵隐辑古、积金山人采新,然此二人姓名、爵里不详。此书为元以来传奇的摘编,所选由一出至五出不等。其目为:《琵琶记》、《北西厢记》、《荆钗记》、《白兔记》、《草庐记》、《寻亲记》、《金钏记

  • 甄异传

    三卷。晋西戎主簿戴祚撰。生卒年不详。戴祚字廷之,江东(今南京广德)人。唐封演《封氏闻见记》卷七载,晋末从刘裕西征姚泓,作《西征记》。余事不详。此书《隋书·经籍志》入史部杂传类,作三卷。《新唐志·艺文志

  • 红杏轩诗钞

    十六卷。清宋世犖(约1800年前后在世)撰。宋世犖,字卣勋,号确山,浙江临海人。生卒年均不详,翰隆五十三年(1788)举人。官至教习、陕西扶风知县。著有《红杏轩诗钞》、《确山骈体文》、《周礼故书疏证》

  • 九国志

    十二卷。宋路振撰。路振字子发,湖南湘潭人,幼年颖悟,五岁即能通《孝经》、《论语》。淳化年间考取进士甲科,授为邠州通判,大中祥符初年升为太常博士,左司谏,擢知制诰。文辞温丽,在当时为人所称道,尤长于诗咏

  • 文献大成

    见《永乐大典》。

  • 四川通志

    ①四十七卷首一卷,清黄廷桂纂修。黄廷桂(1691-1759),汉军镶红旗人,字丹崖。康熙末以世荫起家,历任宣化总兵,四川提督,甘肃巡抚,两江、四川总督,武英殿大学士等。乾隆二十年(1755)任陕甘总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