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四库百科>郓城县志

郓城县志

①八卷。明宋嘉穗修,孙鲸纂。宋嘉穗,字大年,福建邵武人,举人,崇祯四年(1631)任郓城县知县。期满调往德平县。郓城县旧有志。然自明隆庆元年王敬纂修后,至崇祯初未再重修。宋嘉穗任县令后,以白莲教起义后邑中情况多有变化,乃设局重纂,延孙鲸主其事。历数月而成是志。《郓城县志》崇祯七年刻本。兹篇条理清楚,纲目明晰,记述严谨,考证精细。实为明县志中之佳作。②八卷。清张盛铭修,赵肃纂。张盛铭字又新,广西桂林人,举人出身,康熙五十二年(1713)任郓城县知县。赵肃,邑人。考郓城县志,创修于明正德年间,再修于嘉靖十四年(1535)陕西邠州人赵若唐任知县,三修于隆庆元年(1567)王敬,四修于崇祯七年(1634)知县宋嘉穗,五修于康熙二十八年(1689)知县陈良谟,六修于此。张盛铭任郓城县知县后,以陈志为蓝本,邀集邑中绅士,分任采访,历数月而志成。《郓城县志》康熙五十五年(1716)刻本。此志体例完备,资料翔实。其中以沿革目记述甚详。③十六卷,首一卷。清毕炳炎、胡建枢修,赵翰銮等纂。毕炳炎,光绪年间任郓城县知县。胡建枢字星舫,安徽凤阳人,举人出身,光绪十七年(1891)任郓城县知县。毕炳炎莅任后,见旧志距当时已一百七十年未经续修,于是召集邑中绅士,商讨重修之事,然志稿未成,毕炳炎调任,胡建枢继任知县,遂成此志。《郓城县志》光绪十九年(1983)刻本。全书十六卷首一卷,分十二门,为:卷一方域志,卷二建置志,卷三田赋志,卷四学校志,卷五人物志,卷六职官志,卷七至卷八选举志,卷九灾祥志,卷十忠节录,卷十一至卷十二节孝录,卷十三至卷十五艺文录,卷十六恩荣录。此志资料丰富,内容充实。其中新增学校志,尚有一定参考价值。此外,在灾祥人物中,详述了咸丰年间农民起义军活动情况,可供研究者参考。

猜你喜欢

  • 中国医学大成

    十三集。民国曹炳章辑。该书分类收辑唐代以来医学著作,以明清著作为多。十三集每集一类,有的大类内再小类。第一集医经类、第二集药物类、第三集诊断类、第四集方剂类、第五集通治类、第六集外感病类、第七集内科类

  • 周易参同契分章通真义

    三卷。五代后蜀彭晓(生卒年不详)撰。彭晓,字秀川,号真一子,永康(今四川灌县)人。飞鹤山道士,仕后蜀孟昶,为朝散郎,守尚书祠部员外郎。受赐紫金鱼袋。撰有《周易参同契分章通真义》。又称《周易参同契通真义

  • 说文通论

    一卷。清钱树棠(其生平未详)等辑录。树棠字憩南,云间(今上海市松江县)人。是书名曰“辑录”,实乃徐锴《说文系传》之《通论》三卷的随意删削而已。如“天”字删去“昔在太初”至“然后万物形而礼义昭矣”一百二

  • 春秋列国辑略

    不分卷。清王文源(详见《春秋世族辑略》)撰。该书撰成于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未及刊行,后因鸦片战争之乱而散失。道光二十四年陈世珍于书肆中购得《春秋世族辑略》及该书,付梓刊行。该书不分卷,按《春秋

  • 登封县志

    三十二卷,清陆续萼修,洪亮吉纂。陆续萼,阳湖(今江苏武进县)人,清乾隆五十一年(1786)任知县。洪亮吉,详见《长武县志》。陆续萼欲重修县志,请示巡抚毕沅,毕即推荐幕宾洪亮吉主纂,续萼欣然同意。亮吉由

  • 麟之趾

    麟之趾,振振公子,于嗟麟兮。麟之定,振振公姓,于嗟麟兮。麟之角,振振公族,于嗟麟兮。

  • 松陵文录

    二十四卷。清凌淦辑。凌淦,江苏吴江人,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辑吴江之文者,清初朱鹤龄《松陵文征》,仅登有关一邑掌故之文。余如顾有孝《松陵文起》、周延谔《吴江文粹》,其书皆无传。《文征》书虽存,而已残缺,

  • 愚谷集

    十卷。明李舜臣(约1536前后在世。)撰。李舜臣,字茂钦,号愚谷,又号未村居士,乐安(今山东广饶)人。生卒年不详。嘉靖二年(1523年)进士,官至太仆寺卿。著有《愚谷集》。是集初刻于隆庆年间,凡十卷。

  • 致曲图解

    一卷。清夏鸾翔(详见《洞方术图解》)撰。《致曲图解》是夏氏对圆锥曲线综合研究的成果。他首先介绍了西方按次数把代数曲线的分类:一次式为直线;二次式为圆、椭圆、抛物线和双曲线;三次式八十种曲线;四次式有五

  • 仪顾堂集

    二十卷。清陆心源(1834-1894)撰。陆心源,字刚甫,号存斋,晚号潜园老人,浙江吴兴人。咸丰举人,累官福建盐运使。心源一生藏书甚富,是近代著名藏书家。其藏书处有“皕家楼”,“守先阁”、“十万卷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