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读左札记

读左札记

一卷。刘师培撰。刘师培的曾祖父刘文淇曾掇拾贾逵、服虔、郑玄三家旧注,进行疏通证明,广征博引,上采刘歆、许慎等人的师说,近采顾炎武、惠栋、焦循、洪亮吉等人的遗编,以自己的观点进行评断,成《左传旧注疏证》,可惜只成长编,就去世了。后来其子刘毓崧、毓崧子刘寿曾接着纂辑,仅及襄公而止。刘师培想完成先人未竟之作,也没有如愿。刘师培对《左传》的研究心得,除《春秋左氏传传注例略》、《春秋左氏答问》、《春秋左氏传时月日古例考》、《春秋左氏传传例解略》、《春秋左氏传古例诠微》等书外,还有《读左札记》一卷。在该书中他征引先秦两汉有关典籍,辨正《左传》为传经之书,且《左传》在刘歆之前已历见于诸子及汉儒所称引。他还认为左丘明曾亲自受业于孔子,而公羊、穀梁二传为晚出。书中还对《左传》褒贬义例有所阐发。立说虽难免牵强附会之处,但驳论较为精密,特别是他经过考证,认为《左传》是先秦旧籍,否定了所谓刘歆伪作说,很有功于《左传》学研究。《读左札记》是刘师培的读书心得,而非系统之作。该书收入《刘申叔先生遗书》(民国二十五年宁武南氏排印本)。

猜你喜欢

  • 比竹余言

    四卷。清郑文焯(1856-1918)撰。文焯生平见《瘦碧词》辞目。其词功力深厚,王闿运在序中称他“不乐仕进,乞食吴门,与一时名士游。文章尔雅,艺事多能,而尤工倚声。”然词旨多蕴含对清廷末世的悲观情绪。

  • 文太青文集

    二卷。明文翔凤(约1625前后在世)撰。生平见《东极篇》(辞目)。此本为其七代孙三捷所手钞。上卷为讲章,下卷为诗赋杂作,为偶然选录之本,而非完帙。是集收入《四库全书·存目》。

  • 胡氏禹贡图考正

    一卷。清陈宗谊撰。陈宗谊字孝宫,广东番禺人,五品卿衔,陈澧之子。本书刊行时附于其父陈澧《东塾丛书·汉书地理志水道图说》之后,所以王先谦刻《皇清经解续编》时,误题此书为陈澧所作。本书虽名为“考正”,但对

  • 濂关三书

    无卷数。清王植(详见《四书参注》)撰。该书取《太极图说》、《通书》、《西铭》三书,将朱熹之注列于前,采诸家之说附于后,亦时时参以己意。王植于宋五子书皆有注,因《皇极经世书》、《正蒙》二书注者较少,故王

  • 溪山琴况

    一卷。清徐谼撰,徐谼是太仓(今地名所属不详)人,生卒年与事迹不详。此书共二十四则,专论琴声。此书《四库全书总目》收入存目。

  • 北游漫稿

    二卷。明郑若庸撰。字号籍里见《歙蜣集》条。是辑为歙人汪良迪所辑。前有王锡爵序,称山人八十高龄时居清源数年,故集中清源之诗不一而足。是为其晚年所作。《明诗综》载郑若庸有《歙蜣集》,不及此稿。然所录诸诗具

  • 石经仪礼

    一卷。清马国翰辑。所辑《仪礼·大射仪》文七十五字,与今本相同。近世出土的熹平石经数百石,《仪礼》各篇大体可见,其中与今本不同的很多。吴兴徐鸿宝所藏新出《大射仪》一石十二字,恰在此碑之下。只是此石“媵爵

  • 讲周易疏论家义记

    残卷。卷数、作者不知。此书为旧抄本,仅存《释乾》、《释噬嗑》、《释贲》、《释咸》、《释恒》、《释遁》、《释睽》、《释蹇》、《释解》九卦。《释咸》条中题目“讲周易疏论家义记释咸第十”,因知书名。其释义分

  • 后山词

    一卷。宋陈师道(1053-1101)撰。师道字履常,一字无己,号后山居士。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宋代诗文家。经苏轼等举荐为徐州学府教授。元人方回认为:杜甫为江西派初祖,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为“三宗”

  • 东平州志

    ①八卷。清张聪、张承赐修,单民功纂。张聪,汉军正黄旗人,荫生,康熙十九年(1680)任东平知州。张承赐,康熙年间任东平州知州,张聪之宗兄。张聪宰东平州后,以东平郡乃古齐鲁之交,遗风故俗,为遐迩所重,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