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老学庵笔记

老学庵笔记

十卷,续笔记二卷。南宋陆游(1125-1210)撰。陆游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陆游工诗词,长于史学,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入蜀记》等。淳熙、绍熙年间,居家读书,遍览古今经史子集和奇文异典,追忆朝野中亲历、亲见、亲闻之事,随手笔录,撰成此书。“老学庵”为陆游斋名,取师旷“老而学如秉烛夜行”之意。因之,取书名为《老学庵笔记》。所记多轶文旧典及当代史实、名物、典章制度和各种逸闻趣事等,间述掌故,考订诗文,亦搜集民间传说。因生活在宋金对峙时代,于抗金活动记载较多,对南宋帝王奢侈、昏庸和秦桧气焰熏天亦有揭露,记载了秦桧杀岳飞和施全行刺秦桧等事。书中保存了亳州等地纺织技术的发展等经济和科学技术资料。亦记述了考进士糊名法始于真宗等制度和掌故。论诗亦多精辟见解。记载了田登作郡,人不敢言“灯”字,上元放灯时露布民众,“本州依例放火三日”等史实,为后世所引用。所论时事人物多平允公正,不挟偏见。如,时人多否定王安石,陆游不随波逐流。《四库全书总目》说“其祖陆佃为王安石客,所作《埤雅》,多引《字说》,故于《字说》无贬词,于王安石亦无讥语。而安石龙睛事并述《埤雅》之谬谈,不免曲笔。”其实,《四库全书总目》对王安石存有偏见,陆游当为公允。当然,《老学庵笔记》亦有不足之处,如记杨戬为虾蟆精,钱逊叔落水神救之等一二条,近乎怪异。又记鲜于广题逸居集、曾纯甫对萧鹧巴之类七八事,杂于谐戏。又有,杜甫诗有蔚蓝天字,本言天色,故韩驹承用其语,有“水色天光共蔚蓝”句。陆游乃称蔚蓝为隐语天名。《四库全书总目》考“蔚蓝天名别无所出,惟杜田注引《度人经》”。认为“《度人经》所载三十二天有东方太黄皇曾天,其帝曰郁繿玉明。则是帝名郁繿,非天名蔚蓝。游说反误。”再如,书中记载,“宋初人尚文选,草必称王孙,梅必称驿使,月必称望舒,山水必称清晖。”《四库全书总目》考证,“驿使寄梅出陆凯诗,昭明所录,实无此作。”认为陆游“记忆偶疏”。《四库全书总目》还认为《老学庵笔记》“不止朱国桢《湧幢小品》所纠游岱之魂一条,不知引路宾王请中宗封禅文。王肯堂《郁冈斋笔尘》所纠记‘诸晁谓婿为借倩之倩’一条,不知出郭璞方言注也。”此书虽有此微瑕,但不以微眚而掩,大部考证谨严,见解精辟,不失为宋人笔记中佼佼者,对于后人研究古史、尤其是宋史,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此书,陆游生前未刊,死后,其子于绍定六年(1228)将它与陆游的其他遗稿一起刻印。今传本不一,有《稗海》、《津逮秘书》、《学津讨原》、《崇文书局汇刻书》、《宋人小说》等丛书本,宛委山堂《说郛》、商务印书馆《说郛》、《五朝小说》、《旧小说》有节选本,又有民国十五年(1925)商务印书馆铅印本。1979年,由李剑雄、刘德权点校,中华书局重新整理排印出版,是目前最好最为通行版本。

猜你喜欢

  • 诗名多识

    四卷。不著撰人姓氏。朝鲜图书解题作丁学祥撰,不确。该书第一卷为识草、识谷;第二卷为识本、识菜;第三卷为识鸟、识兽;第四卷为识虫、识鱼。大旨本夫子多识于草木鸟兽之义。取《禽经》、《菜谱》、《本草》等书,

  • 汪氏学行记

    六卷。清汪喜荀撰。喜荀字孟慈,原名喜孙,嘉庆十二年(1807年)举人。官至河南怀庆府知府。喜荀高祖为镐京,曾祖良津,河南县志有传。祖父一元,曾旌表为孝子。父汪中,清史有传。喜荀称述先世懿德,编集名公先

  • 有竹居存稿

    三卷。清言启方(生卒年不详)撰。言启方字俣卿,阳湖(今江苏常州)人。其人学府甚深,一官冷落而郁郁以终。书中有咸丰七年(1857)门人魏邦庆、王禹畴跋。言启方著作甚多,该《存稿》收古近体诗数十首,其中有

  • 北宋二体石经宋拓残本

    一卷(影印本)。罗振玉辑,民国十二年(1923)印于天津。所收《易经》八行,从《升卦》“曰允升大吉”起,至“无所疑”止;《尚书》五十行,从《武成》“壬辰旁死霸”起,至《洪范》“三日祀四”止;《诗经》十

  • 搬姜录

    二十四卷。清孙运锦著。孙运锦,生卒年不详。字绣田,号心仿,又号铁围山樵,江苏铜山(今属江苏)人。道光乙酉拔贡,博学工诗,另著有《诧南集》等。《搬姜录》分砚、墨、纸、笔、法帖、书法、画、印、古器共九类。

  • 花草粹编

    二十二卷。《附录》一卷。明陈耀文编。耀文字晦伯,河南确山人,生卒年均不详。嘉靖进士,累官陕西行太仆卿。著有《经典稽疑》、《天中记》等。本书取唐《花间集》、宋《草堂诗余》二书之首字为名,以花代唐,以草代

  • 眷仙楼遗稿

    一卷。《刻翠集》一卷。清章韵清撰。章韵清,生卒年不详,字兰言,浙江平湖人,举人张天翔之妻。清代诗人。此书与其夫张天翔所著《潜园诗存》合刻,皆夫妇唱和之作,共存诗八十一首。书后附有《刻翠集》一卷,七绝共

  • 春秋或问

    ① 二十卷。附春秋五论一卷。吕大圭(生卒不详)撰。吕大圭字圭叔,号朴乡,南安(治今江西大余)人,宋代经学家。淳璠进士,官至朝散大夫,行尚书吏部员外郎,兼国子编修,实录检讨官,崇政殿说书。出知漳州军、节

  • 吴都文粹

    九卷。宋郑虎臣编。郑虎臣字景兆,官会稽尉。里贯生卒不详。其父曾为贾似道所害。德祐初年,贾似道谪授高州团练副使,寻州安置。郑虎臣自请监押贾似道,后诛杀贾似道于木绵庵。是书为吴郡遗文集,收录颇广。其中若李

  • 别本象山文集

    六卷。宋陆九渊(1139-1192)撰。九渊生平详见《象山集》二十八卷、《外集》四卷、《附语》录四卷辞目,由九渊门人傅子云编。首卷为年谱,次卷为讲学语录,后四卷为诗文,末附以谥议、行状。前有万历四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