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缀遗斋彝器考释

缀遗斋彝器考释

三十卷。清方浚益撰。方浚益(?-1899),字子听,又号伯裕,安徽定远人。官金山知县。工古文辞。试有司辄不利。署南汇、奉贤县事。曾随公使黎庶昌出使日本,后入两广总督张之洞幕府,皆深相引重。方氏以研治殷周彝器之学见知于士林,其所撰《缀遗斋彝器考释》,钩摹之精,欲继阮氏《积古斋钟鼎彝器款识》而作。与方氏此作同时,还有吴式芬《捃古录金文》、吴荣光《筠清馆金文》。但这两书刊印在前,故此书偶亦据《捃古录金文》摹入者。同治、光绪以后,海内以收藏殷周彝器比较著名的,有陈介祺、吴式芬、潘祖荫、端方等人,且他们都有专著行世。方氏撰是书自同治八年(1869)至光绪二十五年(1899),凡三十一年之久。书中共录古器一千三百八十一件。凡吉金彝器、先秦古陶,此书均为备具。还有一些诸家书所未著录而见于此书者,如十卷十六页之立刀丁人卣,十三卷二十二页之邾眉父壶,十四卷十页之娈女匜及二十二页之龙盉,十七卷三页之元武尊及二十六页之父丁马形尊,二十六卷二十八页之陕角,皆为未见著录之品。书中有些考释,在当时虽属新的见解,但以后来人的考释校之,则感到有的穿凿难通。稿本存燕京大学图书馆,其从孙方燕年,1935年取其副本付之影印,为涵芬楼影印本。但缺其第十五卷,今仍通行这种版本。

猜你喜欢

  • 东塾读书记

    十五卷。清陈澧(1810-1882)撰。陈澧字兰甫,号东塾,广东番禺(今广东广州)人。十八岁入粤秀书院,道光十二年(1832)中举。曾选授河源县训导,赴任两月即告归,专意著述讲学。曾为广州学海堂长数十

  • 经义积微记

    四卷。清姚晋圻撰。晋圻,字彦长,罗田(今湖北罗田县)人。首有晋圻自记,末有王葆心跋。记称言积者为尚有待于后来补充,跋谓晋圻之学受之于刘文怀,此记以捍卫师说为己任,乃是昔日在讲舍之作。书中以说礼制者居多

  • 萧广济孝子传

    一卷。

  • 诗志

    八卷。清牛运震(1706-1758)撰。运震字阶平,号真谷,又号空山,人称空山先生。滋阳(今山东兖州县)人。雍正十一年(1733年)进士,官平番知县,为忌者中伤,免官归,主讲晋阳、河东两书院。性好金石

  • 分类诚斋文脍后集

    十二卷。宋杨万里(1127-1206)撰。杨万里生平详见《诚斋易传》辞目。是集为杨万里文集。分为三十二类。将《诚斋易传》、《千虑策》中之语摘录为标题,各加批点,刊行于世。据集中注可见此集并非完书。虽刊

  • 王介庵奏稿

    六卷。王恕撰。王恕(1416-1568),明山西三原人。字宗贯,号介庵,晚号石渠。正统(1436-1449)进士,由庶吉士授大理寺评事。历官扬州知府、南京刑部右侍郎、云南巡抚、宁夏巡抚、南京兵部尚书。

  • 赵恭毅剩稿

    八卷。附《裘萼剩稿》三卷。清赵申乔(1644-1720)撰。赵申乔字松伍,又字慎旃。江苏武进人。康熙九年(1670)进士,授商邱知县,官至户部尚书,政绩卓著,卒谥恭毅。本编首奏议,次序记,再次案牍之文

  • 饮水诗集

    一卷。《饮水词集》一卷。清纳兰性德(1655-1685)撰。性德原名成德,后避太子讳,改名性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人。大学士明珠长子。康熙十二年进士,官一等侍卫。善骑射。工书法。少聪敏,好

  • 明珠缘

    见《梼杌闲评》。

  • 澹香楼诗词草

    三卷。清葛秀英撰。葛秀英,生卒年不详,字玉贞,江苏句容人,无锡秦鳌之妾。清代词人。此书有乾隆五十七年(1792)穆高文斋局刻本。书前有秦鳌撰写的传记、征诗启事,书后有朱鉴、张增所作的跋语,书末还有穆高